7.2 性能测试学习总结

1. 性能测试最重要是搞清楚被测试的实体,也就是SUT (system under test),对应的性能指标和度量,以及期望的结果。在此基础上,规划测试。

性能指标主要有三个:服务响应时间,服务吞吐量和资源利用率。

这三个指标各有侧重,分别对应了终端客户,业务平台以及容量系统。

响应时间是用户关注的指标,吞吐量是业务关注的指标,资源利用率是系统关注的指标。

2.决定测试指标的度量

决定测试指标后,需要更加具体到统计上的度量。

比如,关注的是平均值,还是百分位数(P99)或者是某个置信区间。

3.决定性能测试的期望结果

比如,是为了确认SUT的性能满足一定的指标呢,还是只希望获取一些性能数据做参考。

假设SUT是一个互联网服务,测试指标是端到端的平均服务延迟。

我们活着已经知道可以接受的平均服务延迟的最大值,比如500ms,如果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平均延迟为600ms,那么测试结果显然是负面的。如果只是想获取性能数据,那么这个600ms就是测试结果。

4. 压力测试

1)需尽量使用正式的环境和数据;

2)压测流量需要增加标记,这样可通过Mock第三方依赖服务和影子库方式来实现压测数据和正式数据的隔离。

3)压测时应实时对系统性能指标做监控和告警,及时扩容,避免对线上环境产生影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