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动了我的被子?

一月初的广州,阳光特别暖和,晒在身上的感觉很舒服。反而晚上钻进被窝的时候,一开始就像进入了一个冷库。所以几天前就又想要晒被子了 。


于是提前跟同一层的邻居联系好,借她的晾衣架,今天把被子拿到楼下的一个空中花园去晒。



这是今天上午10:17被子晾好时拍了一张照片,我拍给那位邻居,感谢她,已经用上了。


后来就回工作室,吃午饭,准备下午回来再把被子翻一下面继续晒。



下午2:04回到空中花园一看,我首先看到就感觉不对,咦,怎么架子的位置变了,谁动了我的被子?


后来我才看到左边地下的阴影,还拿上面的照片来对比,才恍然大悟,原来有人帮我把架子从变成阴影的地方,挪到有太阳晒的地方。


那一瞬间,心里还是有点小触动的,感谢感谢。


随后还发了一个朋友圈,让人看得莫名其妙的朋友圈。



后来我想了一想,很快就知道帮我挪被子的人是谁了,就是那位阿姨。
这还得从两个多月前说起。
两个月前,因为计划在海珠区设一个新工作室,我从广州南沙区搬到海珠区。
在找房子的时候,有其中一个重点考虑的条件,就是周围有地方方便遛狗的,最好是有能放开绳子让它(明明)奔跑的一个空间。具体原因可以看这篇文章: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养的小狗明明,今天它到家一年了

当我看到这个地方居然刚好有个空中花园,并且其他条件也符合,就马上定了这里。




很快,明明就适应了这个地方,很快又展示它的社牛特性。



每天就盼着我什么时候带它下去。


没过几天,头疼的事来了。


这个空中花园平时很少人来逛的,尤其是早晚。


但是。


好几次带明明下来的时候,都会碰到有一位阿姨在花园兜圈散步,年龄应该是60岁左右。


凭着我多年(一年)遛狗的经验,直觉告诉我这位阿姨不喜欢狗,甚至厌恶狗。


果不其然,有一次,我牵着明明下来,明明在花园某个角落架起一边腿在尿的时候,这位阿姨刚好走过来了。她看着这个场景,淡淡地有点嫌弃地说了一句:怎么在这里养狗啊?


忘了当时怎么回应她的了,总之确认了她不喜欢狗,她在的时候就更加没法放开绳子。


所以之后每次下来溜之前,我就在楼上提前看看这位阿姨在不在。实在避不开,我就在花园躲着她溜,她在转圈,我也牵着明明转圈,总之确保离她距离最远,这样她也好,我们也好。


这种情况持续了一个多月,跟她貌似形成了一种默契,互不打扰,哪怕在楼道电梯见到了,也当作没看到,更不打招呼。


我知道自己肯定不是一位社牛,但肯定也不是什么社恐。只是对于某些我感觉到对自己抱有一些成见的人,我是会连一句话都不想讲的,更何况和对方是没有其他交集的关系。


直到有一次,广州太阳特别好,我想晒被子,最好可以拿到下面花园晒。于是下去找可以挂被子的东西,找了一圈,居然没有。正有点失望的时候,一抬头,就看到那位阿姨。


我突然想起,有见过这个阿姨拿晾衣架子下来晒被子的情景,她肯定有晾衣架子。于是也不管什么成见了,我想晒被子。我向她走过去,问:阿姨你好,请问你有没有晾衣架,我想晾一下被子,方便借我用一下吗?


那个阿姨有点意外和一点惊喜地看着我,貌似没想过我会主动跟她讲话,她立马回应:噢,可以呀可以呀,我去拿给你。


然后她看一下手机,又有点难为情的跟我说: 可能现在还不行,我孙女还在睡觉,那个架子拿的话会吵醒她,她难得周末可以睡晚一点。你可以等一等吗?


我连忙说:那不急不急……


后来就跟她特别顺畅地攀谈起来,原来她是从广西过来的,我也跟她聊起以前在广西巴马做过农业的一些经历。她还问我是做什么的,养狗不觉得麻烦吗?等等


从那一次开始,跟这位阿姨每次碰到面都会有打招呼,或者远远看到也会有一个微笑。我溜明明遇到她,也再也不用跟她绕圈子了。


感觉之前和她之间有一道无形的墙,一下子给推倒了。


我到现在都记得我主动跟她讲话时,她的那个反应和表情。


写到这里,竟然想起罗文唱的狮子山下的其中一段歌词:在狮子山下且共济,抛弃区分求共对,放开彼此心中矛盾,理想一起去追。


当然我之前跟这位阿姨没有什么矛盾,但是心里面的成见是有的,尤其是因为我认为她对我有成见,而形成的我对她的另一层成见。后来说明,这些成见其实都是莫须有的。


上面的歌词说理想一起去追,当然我跟这位阿姨也不会有什么共同的理想。但如果说到共同点,我能想到一点,就是每个人内心使然或者良知使然,都是渴望和需要交流沟通的,哪怕交流的对象不是人。


说点反面的,在【康熙王朝】里面,康熙收服特别傲慢的姚启圣,让他出山收复台湾,就用了一招:把他关到牢里,不允许任何人与他交流。



很快的,姚启圣就受不了了,求着哪怕拿一本书给他也好,后面就服服帖帖地求着见康熙。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那位律师安迪,因为擅自通过广播向全体囚犯播放了一曲歌剧《费加罗的婚礼》里的咏叹调,给关了两个星期的禁闭,也是因为这次禁闭,让他决心实施越狱。



这是他从禁闭放出来的样子。


虽然这是电影电视剧,但是同样能说明,不管什么样的人,都需要都渴望交流沟通的,长期缺乏的话,会疯的。


对,就是:流通!


前几天写了一篇文章,提到天人合一这个概念,其中有个关键词就是流通,它背后是道的运行,是无法阻止的。



所以,谁拿了我的被子?


是那位阿姨,更是良知在流通形成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推倒更多成见之墙,让更多被子远离黑暗,沐浴阳光。


作者简介:杨浚菖老师,位于广州,易经名字磁场学传承人、得运易名文化创始人,专注名字磁场学取名改名9年,给近9000多个客户分享和验证名字磁场,帮助众多客户拥有一个有助力和受益的名字。


取名宗旨:天人合一、以人为本、搭配合理、流通有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