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借女偊之口说出了得道之法,首先说出了道是有选择的,只有具有道的具有圣人才质的人才能够得道,最后说明道法自然,道是自然出现的,不是凭空而来的。虽然庄子强调虚无,但是从物质的循环来说,只有“一”才能生“二”,道的学习也一样,“道”来自于“文字”, “文字”又来源于“背咏”……最后庄子推到了道的本源是从“似疑”那里而来的。
撄宁是道的别名,是体道的过程和结果。虽然庄子把这个过程讲成一个自然的寻根问底的过程。但是从中我们还要看出,要体悟道大道,必须经过一番艰难困苦的心灵磨炼,才能够修成正果。虽然庄子在这里强调的是本质的东西和机遇,但是对于任何事情来说,没有凭空而来的幸运,任何成果都需要汗水的浇灌。虽道法自然,但还是要刻苦修行才能得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并不是主观意志所决定的,所以我们要坦然地面对生老病死。
子祀、子舆等四人的交友信条是“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首”“脊”“尻”属于一体,庄子借此比喻“生死存亡于一体”的道理。接着又通过病重的子舆之口,阐述安时处顺、知足安命的人生态度。此处,对于“生从何来,死又何往”这个人类的大问题的解说,以病重的子舆来之口阐述出来“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人生不过是“万化”中的“一化”,不必以变成人而兴高采烈。天地犹如一个大熔炉,造化犹如大冶炼师,它想把人变成什么,人都乐于接受;它想把人送到哪儿,人都唯命是从。不难看出,人只是万物归一中的某一个物,死后又化成了万物的一分子。
此处关于生老病死的唯物辩证法,给后世王充的《无神论》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