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趣事(3)

余村座落在猪牯岭山脚下,村民以耕种为主,经济来源主要靠种桔子和水稻。

余村地处粤中丘陵地带,耕地面积大小不一,高低不平,特别是一些在山弄的水稻田,难于机耕,犁田耙地得靠牛来耕。牛,成了每家必养的牲畜,每户人家少的一二头,多的五六头。

余村的人对待牛儿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怀备至,夏天,蚊子多,他们会在牛舍里点上蚊香;牛儿吃饱了,他们会把牛儿放到水塘里降温;冬天,他们会在牛舍里放上稻草,让牛儿在寒冬不用因寒冷而颤抖。牛儿生病了,他们会请牛医给牛儿看病,会给牛儿鸡蛋番薯吃。牛儿就是余村人的宝贝命根子,他们因此互相戏称对方放牛的人为牛老爹,老爹,就是牛的老子父亲。

余村放牛的人,一般都是家中的闲人——老人和小孩,当然,只要学校放假,老人会把放牛的任务都推给小孩子的。

余村放牛的小孩喜欢与邻村的小孩组团上山放牛,一路上,那气势有点像影视剧中出征的队伍。因为每家主人都喜欢骑在自家牛背上,远看真的就如同骑战马的人,并且骑牛的人身上还背着鸟枪和挎包的,那情形就更像了。

每当放牛的人把牛群往山上赶的时候,有田地在牛群经过的路边的,那田地的主人,就会如临大敌般,心里别提有多紧张了。因为在牛群中,那些没拴绳的小牛犊总爱糟蹋庄稼,为了防止小牛犊糟蹋庄稼,有的人干脆在自家的庄稼边守着,以便驱赶撒野的小牛犊。

牛群往山上走的路是土路,路两边是桔园,桔园的桔树上时常伏满一种被当地人叫作八哥的鸟。这种鸟不是书本上所说的乌鸦鸟,它只是羽毛是乌色的,它的叫声也不像乌鸦的叫声。

有时看见成群的鸟,骑牛的小子们都会下来打鸟,打鸟前,他们会用手中的鸟枪或牛鞭猛击或猛抽牛屁股,让牛儿自个上山吃草,他们好腾出手来打鸟;那些被打的牛儿便哞哞叫唤着往山上狂飙,牛蹄扬起的尘土,就像地面起了旋风。

这伙牛背上的小子们,借着放牛的机会,除了打鸟,还会干些偷摸勾当。他们最喜欢干的就是偷人家的桔子和番薯。

话说又到了放暑假的时候,余村的余兵,余华,余军,余伟,余飞,余金等六人,一大早骑上他们的牛去找李村的放牛小伙伴。离李村还有一段路,他们就放开喉咙喊起来:“牛——老——爹!牛——老——爹!出——发——咯!出——发——咯!”

很块,李村方向传来小孩子吆喝牛儿的声音和牛儿的哞哞叫声,李村放牛的小子们也骑上牛儿出来了。

双方相互打过招呼后,余飞问花名叫肥老板的李虎:“肥老板,今天去哪座山头放牛?”

李虎不加思索的道:“去蛇尾,那里草嫩,牛放那,保准一整天都不会挪窝。”

“那地方阴凉草盛,的确是个放牛的好地方,只是去那耍经过陡峭的牛路山,路不好走,有点远。”余飞说道。

“远是远点,只是近的地方己放了几回,草都被牛啃光了”李虎说。

最后,他们还是决定把牛放到蛇尾山去,一来,那里草儿丰盛,牛儿不会满山跑;二来,他们可以专心做自己想做的事。

去牛路山要经过一段水泥路,这帮放牛小子嫌牛群走得慢,竟打起牛飙来。牛儿 吃痛,一边哞哞叫着,一边狂飙起来,把骑在背上的放牛小子颠的不是滑溜到牛头的两只弯角间,就是从牛屁股滑溜到地下摔个屁股墩,东倒西歪,有几个差点被狂飙的牛蹄踏伤。

这一幕,可把在路边干活的人吓坏了,都齐声喊道:“短命仔,嫌命长啊!不要命了?你们当牛是马啊!敢打牛飙?”

就在放牛小子们狼狈不堪的揉着摔痛的屁股啊头啊四肢啊,突见狂飙的牛背上,竟然还有一个人——肥老板,正稳稳的骑在牛背上,嘴里还嘿嘿的吆喝着牛儿,便都一边齐声欢呼,一边追去。

余飞他们要经过的牛路山,是余村周围几座山中最高的一座,山高林稀沙石面,它还有一个别称,摩天岭。

这牛路山上有一条抗战时期遗留下来的战壕,它从牛路山顶一直延伸到牛路山脚下的龙平渠。老一辈说,这条壕沟国民党修了一年多,却一次未用上,原因是国民党怕死,日本人未来,他们就先跑了。

余飞李虎他们沿着不足一米的上山路把牛往牛路山上赶,老牛有条不紊的往上走,小牛为了跟上父母,乱挤乱拱,结果有一头出生沒几天的小牛犊被挤下离山路不远的壕沟去了,小牛犊恐惧的发出哞哞的叫唤声。

小牛犊的母亲听见自己孩子的叫唤,停在路中不走了,嘴里哞哞的叫着,弄得尾随它的想上山的牛都停下来了。

李虎和余飞只好拉扯着小灌木和小松树的枝丫,踩着松软的沙石下到己快被沙石填平的战壕里,把小牛犊连抱带推的弄上路面,并把它放到它的母亲跟前,它的母亲这才带着它继续赶路。

难怪牛路山会被称作摩天岭,余飞他们走走停停,歇了好几次,等他们气喘嘘嘘的登上山顶时,牛群已在蛇尾山吃上草了。他们一屁股坐在路边的石头上,长长的吁着气,把背的鸟抢挂包之类的东西往地上一扔,准备坐下休息会再作打算。

休息够了,他们便各自散开,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他们有的掏鸟窝,有的挖草药,有的摘野果,……。

“哇!甜酸子!一大片,你们快过来吃!”一个放牛小子发现一大片野果子,忙叫同伴过来吃。

这甜酸子的个头跟麦豆差不多,成熟了酸甜适中,是人人爱吃的野果子,一般大人上山砍柴或割草,碰到了一定会带些回去哄小孩的。

正当几个跑来吃野果子的人吃的正带劲之际,突然一声惨叫传来,把吃果子的人都吓了一大跳,人们不约而同的跑向发出惨叫的人,边跑边问:“做乜(怎么)了?做乜(怎么)了?”

只见余伟手舞足蹈,拍头跺脚的惨叫着,把脚下的草踩倒一大片。

人们近前一看,妈呀!黄蜂!便都扭头四散而逃,谁还顾谁呀!

黄蜂发现新目标,分开去追人。腿快的,跑远了,黄蜂追不上;腿慢的,被黄蜂蜇的哭爹喊娘的在地上打滚。

这群放牛的小子没想到被黄蜂弄的如此狼狈,呲牙咧嘴的丢下牛群回家去。路上,碰到一些劳作的人们,他们尴尬的低头别脸,不敢与对方对视;偏偏,对方见到他们眼肿觜肿鼓红包,便都明知故问的笑道:“哟!你们这些牛老爹捅马蜂窝了?”

当然,也有见到自家儿子被蜇了,心痛的跑上去拉住询问和安慰的,毕竟母子连心,蜇在儿身上,痛在娘心上。

经过黄蜂蜇人这件事,家长们认为让孩子进山放牛很危险,好在这次蜇人的是比蜜蜂还小的米仔蜂,要是比蜻蜓还大的虎头蜂蜇了,那可是有生命危险的;再说山里毒蛇也多,要是这些天不怕地不怕的鲁莽小子们在山里瞎转悠,想想都后怕。于是,家长们不准这些放牛的小子们上山放牛。

不准去山上放牛,余飞他们就去离村很远的一处河滩上放牛。

这处河滩,平时不涨水时,地面开满各种五颜六色的野花,牛儿爱吃的嫩草更是一大片。不过,夏季洪水泛滥成灾时,这河滩就会被淹没,成了河面宽河水急的一条大河。

余飞他们这次到这里来放牛,虽然是夏季,因没有有效的降雨,不仅河滩没被淹没,草还长的特别茂盛,各种小花争奇斗艳,景色美不胜收,耍是在这里拍摄,肯定吸人眼球。

这河滩是外村的地盘,刚到时,己有几个小孩和老头在放牛,因是同行,很快混熟,快到中午时,外村的几个老头回家去了,剩下的小孩便开始他们的野餐。

他们的野餐很简单,就是挖些番薯用小土窑煨熟来吃,当然,挖番薯的活儿就交给外村的孩子,毕竟人家是地头蛇,被人发现了也好说话。

河滩上的牛,因为夏天天热的原因,也像人一样胃口不开,吃了没多久,都跑去河里泡澡去了。

余飞他们吃了煨番薯,见离河滩不远处有个大桔园,便钻进去摘桔子吃。

这时候的桔子还没成熟,但早熟的品种还是可以吃的,像茶仔柑,酸甜可口,是这些牛老爹们的最爱。

他们每人摘了两裤袋,找了棵大树,在阴凉的树冠下吃起来,直到那几个回家吃饭的放牛老人回来牵牛回家才发现他们。

那几个放牛老人见余飞他们偷桔子吃,不知里真的还是吓唬他们,嘴里喊道:“唉呀!你们不要命了?怎么偷桔子吃啊!人家前几天才喷农药,你们嫌命长了?”

余飞他们才吃了几瓣,正嫌酸的利害,听了老人的话,忙扔了吃剩的桔仔。他们把带的凉开水往嘴里猛灌,然后用手指挖喉咙催吐。

经过这次教训,余飞他们再不敢乱偷那些随时都会喷农药的东西吃了。不过,一些不喷农药的,像番薯香樵之类的,他们还是会偷来吃的,毕竟,那是孩子的天性,在乡下,谁也免不了,谁都经历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小时候,村上家家户户都养羊,有的人家养绵羊,有的人家养湖羊。我出门砟羊草和打河虾时,曾多次在家乡的河道中...
    遇水搭桥_阅读 425评论 0 1
  • 我们小的时候,真正是无忧无虑,天真烂漫,一放学,就像一群出了笼的小鸟,叽叽喳喳的满世界飞,满村子玩。哪像现...
    远古流浪的风阅读 342评论 2 6
  • 我想不少学生都在为自己的字而犯愁。他一直困扰着很多人。今天我想就自己的精力来弹一弹,如何练好字。 ...
    习习简书人阅读 170评论 0 3
  • 说到六一,少年时期的自己一直忙着读书,课余没有什么活动,每年最开心的是和老师、同学们过六一。 现在孩...
    海上好阅读 326评论 1 4
  • 朋友们,今天给你们分享一个,我有趣童年里和我的同学小花,为抢软枣吃,而掰破一个小水瓢的事情。 那年我11岁,已经是...
    2864c92e40f1悠悠蝴阅读 477评论 5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