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离不开的SM……

不能不承认――你、我、他――每个人、每时每刻都离不开SM……

为什么离开SM都没法生活了呢?

答案在下面……

现在,流行打卡。早起、读书、跑步、写作……什么都可以打卡。

最近,一个节目的横空出世,让那些原本冷门的地方一下子变成了打卡目的地――对,就是博物馆!

这个节目就是――国家宝藏,一眼千年……

《国家宝藏》,由九大国家级重点博物馆(院)第一次携手共同亮相――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

节目中九大博物馆(院)每家都将推荐3件镇馆之宝,每件国宝都有自己的明星“国宝守护人”、“前世传奇”和“今生故事”。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本期《国家宝藏》走进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历史上十三个王朝的都城。最关键的是:周秦汉唐――中国历史最鼎盛的王朝皆定格于此。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葡萄花鸟纹银香囊

图片发自简书App

杜虎符

图片发自简书App

阙楼仪仗图

图片发自简书App

重点来了……

SM的源头――秦杜虎符:

虎符:调兵的印信,虎符由左右两半组成,左半在将右半在君,两半虎符的背面各有榫卯,一一对应,调动军队时,两半虎符对合,验明无误,方能发兵,这就是“符合”一词的来历。

“杜虎符”作为秦朝用于调兵遣将的信物,堪称当今密码学“保密”的鼻祖。它看似简单,实则蕴藏了现代密码学的基础——认证功能。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密码学专业教授刘胜利博士,就为大家解密了杜虎符里的信息安全智慧――虎符告诉我们,其实从古至今,大家对于信息安全都是很重视的,很多现在的科技本质上和虎符是一样的。踩着祖先的步伐,物理化的密码学进化成了更高维度信息化的密码学,而曾经那些看似神奇的事情正在成为日常。

更重要的是——在信息安全领域我国已经处于领先水平,我国自主研发的SM算法广泛应用到了很多系统中,比如SM4算法可以保证无线网络的安全,SM7算法则应用在门禁卡、IC卡等领域。虽然一大串术语比绕口令还难懂,但听了倍儿有安全感!

网友直言:“古时先人的智慧缔造了现代社会发展的根基,他们永远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看到这里,答案揭晓了:SM是2010年我国独立研发的国家密码标准算法。

我们每天都离不开的所有认证密码:指纹、签名、虹膜、门禁、刷卡……都基于SM。

知道中国古人的智慧,但是看过《国家宝藏》,你才真正意识到:祖先的智慧,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大连庄河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