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子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大早,装修工就等在门口了,最前面自然是领头的中年男,姓刘,开门,进去。只听他忽地手抚头顶道:“哎呀,忘了带帽子了。”

      这话引来哈哈大笑,他头顶亮着呢,还用帽子?果然,那个瘦小的木工小伙边埋头找工具,边说:“这发型还带什么帽子!”

      “就是,本来没几根头发,还浪费一顶帽子。”已爬上木梯的高个男子对着天花板说。

      “谁说戴帽子就只是为头发?头发还怕冷?戴帽子为的是能挡灰啊。”笑声中的刘也笑嘻嘻答道,依如平常的风平浪静。

      看屋子瞬间飞扬的灰尘,大家头发上,还真顶了层灰。

      其实帽子在中国古代作为“头衣”,包括冠、冕、弁三种,统称为冠。从最初的保暖挡风、遮阳遮丑,防尘防碰,修饰脸型美化外表,到古代无论西方还是中国,更为体现人的社会身份,严格的等级划分,甚至成就一个时代风貌,这一路下来帽子的内涵日益丰厚。

      只说说衍生出的两个关于帽子的有趣成语,如“峨冠博带”,玄幻小说出现频率颇高的,形容大汉服的优雅飘逸。还有张冠万不能李戴的,否则,轻则遭人耻笑,重则获罪入狱甚至丢了性命。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这些都逐渐湮没于历史的烟云中。最常用的,会说某某“好戴高帽”,意指某某喜欢被夸赞,有妄自尊大之嫌。还有说“给某某戴高帽”,就是吹捧恭维某某,用网络语就是“捧杀”。

      清代有个关于高帽子的笑话,说有一个将去外地做官的人,临行前去拜见他的老师。老师嘱咐说:“外官不易当,你要小心谨慎。”

      这人说:“没关系,我已经准备了一百顶 ‘高帽’,逢人就送,自然无事。”老师听了很生气,说我们应该正直待人,从怎能这样做呢?”

      这人说:“唉!天下人能像老师这样不喜欢戴‘高帽’的,能有几人呢?”老师高兴地说:“是啊,你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

      这人告别了老师,出来对人说:“我那一百顶‘高帽’现在只剩下九十九顶了!”

      哈哈,可见这顶“高帽”还没消失,还被戴在许多人的头上,当然这和“绿帽”一样,戴帽者本人往往都不知自己头上有“头衣”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