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前言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分别讲述中国五大重要朝代的政治制度,汉唐宋明清。 政治应从两方面讲述,一是人事,二是制度。人事者,即为官员的录用、培养、调配、赏罚等。而本书则着重讲述制度。

制度在史学里为一专门学科。所以,要将其弄清,则需六点:

 一、欲讲一代政治,必先精通一代人事,盖因人事为制度所体现;

 二、任何制度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依附,相互作用;

 三、制度随人事变动而变动,且制度随历史进程而演化,即承前,也继后。

  四、某一制度由创建至臻于完美,需满足人事需要及达到某种目的,外在需要和内在需要都应满足,而且这些史料允许我们对其进行讨论。而单单脱离历史环境,用后世眼光看待以前的制度,是不可取的。

 五、看待制度应以辩证的眼光,即任何制度的创立都会有利有弊,正所谓,创一制,则生一利,也生一弊。其中的利弊也应放置于历史环境中进行审度,各方历史意见才是评判该制度之利弊得失的真凭据和真意见。后人的意见则为时代意见,并非全部合理,也不能抹杀前人的历史意见。古人认为文官制度为好,后人不应一概而将其否定。而臣下的奏折议事正是对当时政治的反应。

 六、讨论一项制度,地域性的重要程度不亚于时代性。“在这一国家,这一地区,该项制度获得成立而推行有利,但在另一国家与另一地区,则未必尽然。正因制度是一种随时地而适应的,不能推之四海而皆准,正如其不能行之百世而无弊。”

七、历史的特殊性,离不开文化史。

本书所讲政治:

一、限于政府组织,即政府职权分配。

二、考试和选举。

三、财税制度。这便是先职官,再考试,最后食货。唐代杜佑《通典》是中国第一部专讲制度沿革的书。

四、兵役制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