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如何不让孩子成为网络暴力中的乌合之众?

作者 小丫
原文发表于 2016年09月27日

又到了蜂巢001号初代机的作战时间了,舰长和舰员准时登舰!这周我们换了一个方式,没有用孩子的提问,因为我们想和他们聊聊网络暴力。


最近明星乔任梁在家自杀后引发的网友的互相攻击太辣眼睛啦,平时不关注八卦消息,不刷微博的蜂窝的同事都对这件事有所耳闻,不得不感叹,在网络环境下,想拒绝八卦消息都难……


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该怎么避免网络暴力的影响,不成为脑残粉或者愤青呢?


答案是不可能不受影响……因为网络信息没有分辨大人小孩的雷达,只要上网,信息都会扑面而来。


这也是为什么蜂窝要设计这次课程的原因,我们想和孩子一起探讨这群人到了网上变得又蠢又凶背后的原因,以及我们作为一个良好的网络公民应该尽什么样的责任?一起来看看。


我们为了搜集证据作为上课素材,在八卦中沦陷了一下午,耗费的时间还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还会不知不觉受八卦影响……讲话都有了八卦气质……


先放一条乔任梁被人骂得很惨的微博……

“这看起来像遗言,还有抑郁的前状。”

对孩子来说,这种说话不直接的很容易造成理解偏差,在理解偏差的情况下再发表言论,可见后果是很危险的。


底下评论里有很多骂人的。

还有的粉丝当初在这条微博下骂人,事情发生后又点了蜡烛,祝他走好……

“哎,他们太八卦了吧!”有舰员感叹道。

对,他们真的很八卦,可是什么原因让网上出现这么多八卦的人呢?


为什么人到了网上变得又蠢又凶?

——因为他们认为网络是虚拟的,所以才这样?

我们提出一个假设,这些在网上骂别人的人,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同样的情况,是不是也会骂别人。假想一下,如果相同的情况换成在家里、学校和颁奖典礼上,这些人会去骂他吗?

“应该会说些鼓励安慰的话吧。”


“学校里一堆人看着,他还要面子呢。”


他们都认为在线下这些场合,骂人的情况不会出现。



那为什么这些平时看起来很正常的人到了网上突然变得又蠢又凶了?我们一起讨论八卦是为了让孩子真实地感受到网络和真实生活中的差别,基于这样的差别引导他们思考背后的原因。


为什么呢?大家开始说出自己的想法:


“线上别人不知道他是谁,不怕面子丢掉。”

“大家都骂,我骂多一句,有什么所谓。”

舰员佳润说:“因为匿名。”

我们把大家的观点贴在一张白板上,再从中挑一个关键因素出来——匿名,能够让这群人把自己隐藏在电脑屏幕后当个键盘手,不用担心别人看到他是谁,很有安全感。


匿名和实名哪个更好?

我们可以自由选择吗?


既然匿名是网喷的保护伞,那就实名好了?不过,实名真的好吗?矛盾的时候用二维象限来分析,匿名和实名各自好的和不好的地方在哪里。

匿名可以降低打架率(因为在网上骂骂就解决了,不用找上门来);还可以说些不可告人的秘密。实名的话又能防止网上暴力、冲突、粗口、犯罪,舰员皇马觉得匿名和实名都各有各的好处。



除了好处,第一次来参加大作战的琦勋看到了不好的地方,匿名的坏处是欺诈多(骗子容易隐藏身份),实名也容易泄露信息,泄露信息也会导致欺诈多。就像前段时间,有一个准大学生被骗了学费,猝死的新闻一样……


说到这里,我们就一起人肉下自己,看看自己的信息有没有泄露在网上?即便是00后小朋友,只要在网上报名过课程,父母写博客时提到自己的名字,都能被搜索出来,我们的隐私并不能被保护……

实名和匿名各有好坏,琦勋提出来说,不然大范围匿名,熟悉圈子实名好了,这不就是我们现在在使用的方式吗?


“对呀,网络自由法则不也是这样说吗?”有舰员提出来。互联网精神明明是开放、平等、协作、分享啊,我们不是可以自由选择匿名还是实名吗?嗯,看上去我们可以将实名和匿名分开,可实际上……


我们的微博和微信发言,都可以作为法庭上的呈堂证供,当我们以为有一个东西挡住我们的身份,让我们能够自由发表言论的时候,网上的那个人就是我们本人。


嗯~最后,我们的副舰长就要去哔哩哔哩直播教大家网络素养了,为了避免他被网友喷,遭遇可怕的网络暴力,有啥好办法可以帮帮他?


舰员梅西提议说,“自己跟网友贴近一些,给网友发红包,噗……”


琦勋说,“不理会,坚持做对的事。”


我们也有必要为孩子营造出一个不那么蠢和凶的网络环境。


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都提到自己遇到的网络暴力例子:


即使父母限定孩子的上网时间,孩子还是或多或少地受到了网络暴力的影响。而且我们发现,从第三者的视角去看待网络暴力,大家都很清楚原因,但是当自己喜欢的明星被别人骂了以后,不少小朋友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去回应别人,因为平时看到的在网上交流的方式就是这样,这些信息未经辨别就被吸收了,让他们无意识地说出同样的话。


  

我们在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高孩子对信息的辨别能力,保持自己独立思考的同时,作为成年人我们也有必要为孩子营造出一个不那么蠢和凶的网络环境。





蜂窝儿童宇宙——支持7-12岁孩子看见情绪,清晰思考,自主解决问题。


专为成长在中国内卷环境中的孩子设计,通过线上直播课程,线下营地支持和帮助他们理解并释放学校生活中的情绪,清晰地思考所面临的挑战,从而培养自主面对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能让孩子从现在开始认识自己,拥有选择自己现在与未来良好生活的能力和权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