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第二十八章 知荣守辱,为天下谷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1]。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2]。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3]。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4],复归于无极[5]。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朴[6]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7]。

故大制不割。

注释

[1]溪:溪涧。

[2]婴儿:纯真的赤子。

[3]式:楷模,范式。

[4]忒:过失、差错。

[5]无极:无始终无穷尽之状态。

[6]朴:原意为没加工的木头,这里为自然淳朴之态。

[7]官长:长官,引申为统治者,王。

译文

明白什么是刚强,却安于雌柔,甘心处在天下的溪谷。

甘守溪谷,永恒的道德就不会远离,从而回归到赤子的天真无邪之态。

明白什么是明亮,却安于冥暗,甘心成为天下的模式。

甘守这种模式,永恒的道德就不会出差错,从而回归到无始终的无极之态。

明白什么是荣耀,却安于卑辱,甘心处于天下的低谷。

甘守低谷,永恒的道德就会充足,从而回归到混沌淳朴之态。

混沌淳朴之态(即道)化生万物,圣人利用它,成为统治者。

所以,完善的制度是一个体系,不可分割。

解读心得

1.本章说明大道归于淳朴、归于一的道理。大道柔软深沉,如雌门溪谷,所以不争强,雌柔守之,以回归到赤子天真之态;大道幽暗不明,所以守黑暗,以回归到无极之态;大道谦卑,所以谦卑自守,能忍辱负重,以回归到淳朴自然之态。而淳朴混沌之态,正是道的状态,它化生并主宰万物。圣人体认并利用此道,治理天下。

2.道的淳朴混沌之态,即“一”的状态。所以治国之道,要坚持各项制度归于一体,坚守道之一体,不可分割。否则,就是背道而驰,必然解体灭亡。

3.一切合乎道的行为,似乎都不是锋利刚强的,不是张扬炫耀的,不是高高在上的,不是清晰明白的,所以我们人的行为,应该低调退让、谦卑自守、忍辱守分,不争高争先,这样,就会接近于最天真、最原始、最淳朴的状态,也是最安全无忧的状态。因为它接近于道。

4.强调低调、谦卑、忍辱,不是叫人不思进取,消极避世,软弱受欺,而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智慧和修养。因为在复杂竞争的社会,在不得时机时,很多时候需要以退为进,以柔克刚,委曲求全,明哲保身,否则,只能是白费徒然之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全81章)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
    花在手中阅读 1,189评论 0 1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
    臻保财富阅读 1,112评论 0 0
  • 老子道德经解上篇 憨山大师著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
    妙行如涣阅读 35,592评论 6 39
  • 《道德经》全文和译文(经典版本) 第一章 道可道(可以语言交流的道), 非常道(非真正意义上的道); 名可名(可以...
    木鱼飞阅读 744评论 1 1
  • 当我看到这个主题,我感到一丝悲凉,我静默下来了。我想我要安静一会儿,这个主题触动了我的内心,我得好好与自己呆会儿,...
    石头心语阅读 965评论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