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刘今天接待了一个进店的客户,直接交定金了。
小张昨天在小区门口碰到一个业主来卖房子的,直接就让老客户买了。
小王前天加了个业主微信说要换房,三天就搞定了。
而你,被客户放了三回鸽子,约了四个业主,谈了五次,最后还被客户跳单了。
看到这里,你是否也感慨运气,偶然,意外贯穿了你中介工作的整个流程,唯独你坚持的努力并未带来好运?
“没错,没有运气, 能力就毫无意义”。
在《成功与运气》一书中,罗伯特·弗兰克一直在证明这样一个观点。
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一碗难以下咽的毒鸡汤。
罗伯特·弗兰克,康奈尔大学约翰逊管理学院管理学教授与经济学教授,国际知名的行为经济学家。
他将自己的研究成果集结在一起,写了一本书,叫《成功与运气》。
如果你对这位作家不太了解的话,应该会对现象级畅销书《牛奶可乐经济学》有所印象,这本书不仅奠定了罗伯特·弗兰克通俗经济学鼻祖的地位,还荣膺“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他被誉为“全美最有趣的经济学课堂主讲教授”,他开设的微观经济学入门课程堂堂爆满,每年都会吸引超过6000名学生。
因为他发现很多看似微小的随机事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大多数人的想象。
对于成功的人来讲,他们中的很多人坚信,成功完全是因为自己的能力好,又足够努力。但其实,生活和事业都是极其复杂的,需要积跬步以至千里,每一个跬步,都是承前启后,相互影响。但凡迈出的方式稍有不同,人生的轨迹就会发生轻微偏移,之后的每一步都将略有变化。日积月累下来,即使最开始只是差之毫厘,结果也可能谬以千里。更甚者,若是某个偏移是错误的,而且还发生在最开始不久时,造成的后果就会更加的严重。
所以,就算天赋异禀、孜孜不倦,成功也并非理所当然。
看弗兰克在书中提出的运气动力学三定律:
1
运气是可以放大的。越是人生早期的关键节点,运气的放大作用越明显。
举一个例子,如果有两个人甲和乙,他们的实力、天赋等背景条件都完全一样,但是甲的运气比乙好5%,那么假以时日,甲的成就会比乙高多少?是同比例的5%,还是稍多一点10%?其实更合理的答案是500%,甚至更多。
现在孩子上学都是要分学区的,在相隔一条马路的两个小区,装修差不多、路段差不多,但是突然有一天划了学区,马路左边的小区,可以上最好的学校,马路右边的小区只能上稍差一点的学校,那这两个小区的房价差距会是多少?绝对不是一百两百,而是立刻产生几千上万的价格差距。
2
运气是可以累加的。能够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地点做一些正确的事情的人,更有可能收获成功。
幸运的人,往往更加幸运。有时候当我们在某件事上有了一点点运气之后,接下来发生的事就像是开了外挂似的,好运连连。运气就像复利一样,只要时间够长,叠加产生的效应,往往不是直线型的,而是指数型的。每年翻一倍,10年后就是1024倍。
3
竞争越激烈,运气越重要。越是在高水平的竞争中,选手之间实力的差距越小,运气的作用就越重要。
处于金字塔顶的精英们,与处于底层人们的差别,肯定是他们的强大实力。但是同样优秀的人,是否能做成同一件事,有时候可能真的只差在运气上。这里并不是吹捧运气否定实力,而是往往很难找到差别的时候,运气则变成了唯一的差别。大家都知道2006年刘翔在瑞士洛桑田径大奖赛上,以12秒88的成绩打破了保持13年的世界记录,创造了中国飞人神话。刘翔的实力确实很强,但是当天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风向为顺风,顺风无疑给刘翔创造了绝佳的机会。有科学统计,在短跑项目中,8个世界记录,其中7个是在顺风时候创造的,1个是无风,没有逆风。
运气动力学的三定律要表达的,就是,要确保胜利,仅靠天赋和努力是不够的,在几乎所有情况下,好运气都很有必要,这一个残酷而不可否认的事实。
听到这里,很多人会有些感伤,如果成功只是靠运气,那么努力还有什么意义?你费尽心思做那么多研究,难道就是为了告诉我,认命?
当然不是这样!!!
罗伯特·弗兰克教授从来都没有否定勤奋和才能的重要性,不靠这些就能成功的人绝对是稀有动物。但很少有人能不借助一点点运气就取得巨大的成功。
承认运气好,体现了人的谦逊和对命运垂青的感恩。而感恩能带来很多好处,它会让人们更快乐,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会让成功变得更持续。
在《成功与运气》这本书里面,罗伯特·弗兰克教授也同样说了:“得到你想要的东西,最保险的办法,就是让自己配得上你想要的东西。”
正视运气,才是一个销售心态成熟的表现,而努力才是这一切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