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阅读《每天多出两小时》(14/100)

图片发自简书App

阅读难度:1/10

推荐指数:2/10

阅读时间:1.5h

阅读目的:时间管理,感觉最近生病,人有点颓,来打鸡血用。


时间管理方面的书籍,读过一些,李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做朋友》,邹小强老师的《小强升职记》《只管去做》,还有一本老外写的《凌晨四点半》。

因此看这本书,书里讲过的方法,我基本都知道,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倒是在规范里讲开会规范的,让我有所顿悟。

本书从四大块来讲时间管理

一  认知部分  什么是时间管理(第一章)

二 怎么规划  知道做什么  做得目的  正确计划(第二 三  四章)

三 怎么执行  如何提升效率  如何战拖延  职场规范 一些原则(第五 六  七八章)

本书概况

我是怎么管理我的时间的

第一阶段  启蒙

我的时间管理,很早就启蒙了,大概是看完《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后,学习了四象限法则(时间度和重要度),就开始把事情分,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紧急,不重要不紧急,分别采取立马做,计划做,认真做,扔一边的方式区分对待。

后来发现有点麻烦,每次把事情罗列,然后再画个象限,然后再把事情扔进去,做两次,我的耐心就磨没了。对我来说,复杂的事情,没有太大价值。

第二阶段 发展

后来再看小强老师的书,学习了三只青蛙,和两分钟法则这种简单方式,立马时间管理有点窍门了。

三只青蛙,就是把一天的事选三件,最重要必须完成的,标注成青蛙,在精力最充沛的时候吃掉一个再一个,慢慢的自我效能感爆棚,一天都充满斗志。

二分钟原则,就是两分钟能干完的事情不要往后放,立马去做,要不后面忘掉了,可能变成了重要紧急事,压迫你的神经。所以我现在基本评估一下时间,很快完成的,绝对不脱拖。

第三阶段  飞跃

再后来,在年初,参加了年度计划训练营,接触了滴答清单,对时间的把控有了质的飞跃。因为以前,都得用笔写,有时候懒或者拿笔不方便,在手机备忘录里写,结果纸质的和手机备忘录的整合,就弄得我很郁闷也很疲惫。

直到接触了滴答清单,一切完美了。用手机APP记录事件,像收集蓝一样,代做的所有事情想到了都扔进来。每天早上,将篮子里今天要做的事,标上时间,再分一下类型,是工作还是家庭还是自我,工作里又是哪一种,这些标签我都已经提前打好了,只需要拖拽就可以。

今天的事情拿出来后,审视这些事情,选出我的三只大青蛙,这是今天的重点,集中火力消灭它们。

消灭的时候,设置番茄钟,一个番茄钟内,争取不分心,除非客户电话,否则我都集中火力吃青蛙。

在整天的工作中,别人教办的事,临时想起来的事,都先扔进大篮子,连微信,邮件如果是任务,都能立马转发滴答清单,统一管理。

这个APP实在不能再好用了,帮助我这种烂记性火星人不迷失自我。

第四阶段  反思

现在我的问题是:滴答清单使用没有养成习惯,部分应用,还没有彻底搞明白,比如一些关于优先级和项目统筹的应用,还没有去研究。

早起,对我来说,要是在家,基本废掉了,因为贝贝小朋友,早上我要是先起来,他能感觉旁边没有人,也一骨碌爬起来,晚上睡觉,那一段时间倒是睡得比较沉。我甚至再想,要不要根据贝贝睡眠质量,把自己调成晚睡型。晚上处理一些重要但不紧急事项。

这本书对我的价值—开会讨论的规范

现在会议真的很多,各种会,有些会我一点都不觉得需要开,有些会开完了,也没有得到有价值的结论,有些会效率很低,成本很高……

我曾经一度很苦恼,现在能做的就是开完一个会,及时给自己总结,不希望大好时光被浪费掉。看了这本书,提到了“三八开会法”,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三代表开会三个阶段,会前,会中,会后。

八代表八个重要事项

会前:会议设定(五要素目的,内容,人,时间),会议邀请。

会中:开场,控时,共同参与,总结成果。

会后:发送总结,收集反馈。

想想自己的会,一般就是邀人,做agenda.,会中就是按照agenda一项一项来,会后好的情况有个会议记录。

这样对比起来,需要提升的地方,太多太多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