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朵拉常常会说谎,甚至还会“偷”别人的东西回家。我很清楚,4岁的孩子对于想象和现实还分不清楚,对于物权的界限也还模糊。但是,理解这是她的年龄发展特点并不代表听之任之。
前几天朵拉在放学的路上,兴奋地从书包里拿出一条汗巾(垫在背上吸汗的那种),告诉我和姐姐:“这是我表现好老师发给我的奖励。”我一看就知道这不可能啊,哪有老师发汗巾当奖品的,这是每个孩子每天要求自备的东西。
我忍住说我的推断,我问她:“那你做了什么老师奖励你啊?”
她说:“因为我吃饭很快。”
我说:“哦,那能给我看看你的奖励吗?”
她警觉地握紧了汗巾,说:“不行,这是我的。”
我没再跟她纠缠这件事,我知道回家后她总会松手的。
回到家,果然没一会儿,朵拉就把那汗巾放在沙发上了。我拿起来一看,果然汗巾上写着另一个孩子的名字。
我想找个机会和朵拉谈一谈。
这时,她说要拉便便,我陪她。她坐着马桶上,我蹲着,我和她目光对视,厕所就我们俩,我想这是谈话的好时机,虽然可能有点臭。
我:“朵拉,我看到你的那条汗巾上有XX的名字。”(单刀直入说我的观察,明知故问的试探是没必要的伤害。)
朵拉:“那是我的。”
我:“你是喜欢上面的图案吗?”
朵拉:“是啊,我的汗巾是白色的。我喜欢那样上面有花,我最喜欢Hello Kitty图案的。”
我:“哦,原来你喜欢有图案的汗巾。那妈妈下次买汗巾,给你选有那样的,而且是Hello Kitty图案的。”
朵拉:“噢耶!”
我:“你觉得XX小朋友找不到汗巾会怎么样。”
她沉默,我也不吭声。我想留些时间给她思考。
过了一会,她说:“我不知道。”
我:“我的想法是,我们把那条汗巾洗干净了,拿去幼儿园还给XX,你觉得这样可以吗?”
朵拉:“可以。”
“以后不要……”之类的吧啦吧啦的我就不说了,因为上面的对话对她信息量已经够大的了,而且她的便便也拉完了,这个“有味道”的对话还是趁早结束吧。
管教意味着教。
因此,管教孩子一定不是在羞辱和惩罚中进行的,这个年龄的孩子正在形成对自己和世界的认知,她的概念还模糊,不应该认定自己是“骗子”或“小偷”。
重要的是教,教她有诚实的勇气,教她理解行为的后果以及如何弥补。但是,并不指望她就此完全理解和做到,慢慢来吧,她会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