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哪个邻居家的电视声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主持人XX”
“大家好,我是主持人XX”
又换台了
不太清晰 嗡嗡的
反而很温暖
让我想起了我的家
晚睡是从初中开始的,那时候还上晚自习。学校离我家很近,不到一千米。晚上回来,进被窝。床旁边紧挨着一个比较长的桌子,开着台灯,很亮,周围都是黑色,只有台灯附近是亮的,温暖的,有种太阳般的温暖。墙上贴了几张周杰伦的海报,台灯旁边有一张从杂志上剪下来的他的照片。那是青春期的第一个偶像。喜欢他是从《青花瓷》开始的,那首歌听了一个冬天,一个寒假,一个春节,恰好那年春节他上春晚就唱的这首歌,当时觉得真好听。还听不清歌词,只有一个MP3,没法看歌词,找了好久,才找到对的歌词。也从此喜欢上了方文山。第一次在别人面前唱歌,也是唱的这首。那是初三的一节音乐课,老师让轮流着唱歌,老师打分。前面的几个同学都不想唱,一个接一个地跳过,看到这种情况,老师就生气走了。我前面的同学把老师又请了回来,然后就该我了,我好紧张。我是那种比较自卑的人,连站讲台上说话的勇气都没有,别说当着这么多人唱歌了。我如果再说跳过,她再气走了怎么办,从没在别人面前唱过歌,这次被逼的实在是没办法了,就唱了《青花瓷》,唱完,老师生气的脸突然微笑了,低头写下了分数。她虽然有点胖,但是笑起来好美。
那是第一次在别人面前唱歌,那首歌太熟了,平时家里没人的时候也偷偷唱过,还用磁带录过,然后听自己的声音。第一次听到后觉得怎么和想象中差这么远,因为平时听自己的声音是固体传播,录下来是空气传播,会有差别,声音比想象中难听多了,好在还不跑调。
桌子上还有一个大的那种,两头有两个大扬声器的插电录音机,可以放磁带,可以听收音机。每天晚上回去,在被窝里,我都会插上耳机听收音机。耳机只有一个出声,也被我修过好多次,最差的那种耳机,谈不上音质,只能说是还能发出声音。不出声的那一只被我剪掉了。我基本每天都是听点歌的节目,或者主持人说一些自认为很文艺很有水平的话,然后放一些歌。我当时听主要是为了听歌,会期待着他下一首歌会放什么,当时家里没电脑,只有电视。现在回想起来,感到温暖的不只是那些歌,反而会有那些主持人的声音,以及那些并不太通顺而且有点做作的话。曾经不以为意的一些琐碎的生活细节,却成了以后回忆里必不可少的温暖添加剂。
有时候当午夜的音乐电台都结束了,还是不愿睡去,那是一种心甘情愿的晚睡,很纯粹,很清新,不像现在的失眠和熬夜,会有疲惫和不甘。那时候会觉得整个村子就只剩我一个没睡的人,那一刻,仿佛拥有了整个世界,却不知道世界有多大。偶尔会从远处传来微弱但有力的犬吠声,它在叫什么呢,是还有没回家的人吗。想着想着就睡着了。
第二天痛苦地起床,8点上课,7点半起床,然后洗脸刷牙吃饭。离学校近就是任性,好多次都是伴着上课铃声走进教室,有时候遇到积极的老师,还会和老师前后脚进教室。
写着写着,有些片刻都恍惚了,忘记了自己现在身在何处,周围是黑的,借助手机的光亮照一下,才缓过神来,我并没有回到那些夜晚。
邻居家的电视还在播放着
我听不出说的是什么了
远处也有犬吠声
是条年轻的狗
却听不出当年的熟悉和温暖
这不是我的村庄
睡了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