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开始,我有了一个新的身份:Buyer(买手),我成功了晋级为某个客户的中国Agent,对,就是日常外贸人恨得直咬牙痒痒的中国代理。很幸运也很意外,而我也倍加珍惜这个机会。
跟客户达成代理协议之后,开始着手跟进的第一个CASE,我根据客户跟供应商的邮件往来记录,大致了解到了双方还处于初期接洽阶段,没有谈到实质的报价以及产品。于是我先发邮件过去询问对方消毒盒报价,对方不久便发过来了产品报价,客户最终选定了三款包含2个消毒盒,1个空气净化器。先买样品寄到我这边测试。
工厂业务做好PI发给我,并在邮件里特地说明样品顺丰到付。第一次看到这句话内心有一点点膈应,但是想想,也许现在的供应商就是这么个合作模式吧。想起以前我自己做业务的时候一般会先询问下客户发货方式,尽可能帮客户寻求最优的的方案,减少运费开支。
样品收到之后,我逐个拍照并亲自测试,发现消毒盒使用之后,打开盖子会有一股浓烈的塑胶气味。空气净化器也散发一种奇怪的味道,好像是以前放在柜子里的蟑螂丸味道。我把这些问题点整理好发给工厂业务,并CC给客户。很快收到工厂业务的回复:
1.这个塑胶味,打开盖子通通风就没了。
2. 这个问题我们从没遇到过,我们测试没有也没闻到这股樟脑丸味道,所以我们产品不存在有问这个问题。
客户看到工厂业务这个回复之后有点生气,对此提出质疑:
1. 为什么要打开盖子通风才没气味?以后每次使用都要做这个动作?
2. 你说在你手上没气味,可是这个产品在我们手上就是有气味,你可以换一个没气味的给我们,我不会买一个有问题的样品回来。
大概迫于客户的压力,以及这个业务想尽早解决这个烦恼,于是业务立即回复说,会再次寄出一个新的样品来替换。
大约2天后,我迟迟未收到任何样品信息,于是我就问那业务,新的样品是否有寄出?
业务回答,我们公司内部多次测试了,这个净化器确实是有点气味,负离子产生的臭氧,属于正常现象。
然后。。。就没有了然后。
我看的一脸懵逼,客户看得也是一头雾水。这个回复跟样品是否寄出有什么关系???
客户这时彻底炸毛了!劈头盖脸的发过去说,说了这么多,样品到底寄还是不寄?
到了这一步业务的火气也上来了,直接甩过来说,这个样品到底寄不寄由您决定!
客户私下跟我说,你叫她寄新样品过来,旧样品退回去给她,顺丰到付!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我只能暗自佩服!
后来我梳理了一下跟这个业务沟通过程的全部逻辑:
1. 当我对样品提出问题时,业务为了维护公司声誉,斩钉截铁矢口否认产品绝对没有问题。说明业务根本没有亲自测试过样品。
2. 客户对此处理方式不满意,业务迫于压力为了平息客户怒火,立即表示重新寄出新样品。
3. 工厂内部针对这个产品问题又做了测试之后发现,产品的气味问题是产品本身发的负离子臭氧,这个正常的。
4. 业务得知这一切现象属于产品正常功能,于是她发邮件给我和客户解释了这个现象,并自行觉得这个样品不用再寄了,邮件里也只字未提样品不用再寄的事情。
5. 客户和我都没明白她想表达什么,我们其实只想知道样品到底寄出来没有?
6. 最终因为沟通不畅问题双方撕破脸,业务觉得自己很委屈,于是把问题抛给客户决定。
第一次跟进case就遭遇了冲突,是我始料未及的,我也在反思过去做业务时期一些不足的地方。无论是外贸业务还是国内销售,说到底都是一个与人沟通的服务职业,作为一个业务的最基本素养如下几点:
1. 发给客户的样品,每一个都要亲自测试,早于客户发现问题,当客户问起时才合理的解决方案。
1. 认真听客户说话,理解他话语背后想表达的意思。客户质疑你产品有问题时,其实是想知道业务解决问题的能力,工厂是否有担当。
2. 针对客户提出的问题,回答准确而简单明了,不要扯其他不相关的事情,会误导客户。
3. 做业务要有服务精神,在举手之劳的事情上斤斤计较是大忌。客户是来谈合作的,是给你带来利润的,不是来求你办事的,端正自己的态度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