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反思的意义在于让自己保持一种自我审视的觉知,一方面检视自己是否坚持了正确的事情同时远离了错误的习惯,更重要的是避免自己一步步陷入一种看似正确的错误之中,其中就包括对自身能力的错误认识。
最近又一次冲到客户现场,全力以赴地要完成一件自以为很重要的事情,这种场景似曾相识,自己似乎也很擅长做这样的事情,而且能够全身心投入。诚然,这样的事情我能做得很好,有思路,也套路,还有工具,感觉得心应手,还时常会从中找到成就感和信心。在某个阶段有这样的状态是很好的,但是如果三五年过去了,自己依然以同样的状态和方式做同样的事情,那就值得反思了。
我们总是习惯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一方面是因为这样的事情做起来更轻松,另外一方是因为我们获取的道理是在自己擅长的事情上做到极致。这里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是,如果极致能够带来价值的提升,那么这种坚持是正确的,否则就说明我们能力到了一个天花板,我们陷入了一种舒适的状态。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做的是重新定义自己的工作,重新定义自己的目标。否则我们只会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产品打造的初期,亲力亲为也是在帮助自己消除对不确定性因素的准确认知。但是这个过程需要不断识别哪些是自己能力最大价值投放点。这样的点通常有三个特点,第一是你做这件事情比起别人更具优势,第二是这件事情做起来具有挑战性,第三是这件事情做成能够带来比你把经历投放在其他地方更大的价值。因此在面对将更多精力放在设计和编码的选择时,自己理应选择将更多精力放在产品设计的思考上。因此除了思考产品如何做,同时需要花费时间思考谁来完成开发工作。这里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将自己能力的外包,更重要的是帮组组织培养人员。
我们需要努力在确保工作完成的前提下,争取到更多时间花在一些看似没有即时好处,但有长远利益的事情上,比如每天的跑步、写作、阅读。工作中成为一个连接中心点,设发将组织的各种资源高效地连接起来。这些资源包括原有的成果、人力资源、向上请求的外部资源、甚至是客户资源。将所有资源整合起来,着力特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