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哪吒2》,看的我泪流满面

若风是一阵狂风,一般,很快就吹过了。

所以,当哪吒的狂风吹起,并没有太在意。

一部电影嘛,哪值得那般狂热。


都中年人了,一地鸡毛的生活里的狂风海啸比电影更猛烈吧。


再说了,那《哪吒1》里的哪吒那么丑,跟儿时可爱的小哪吒差异太大了。


不知道是当时厦门海浪下的帆船太颠簸,还是心底里排斥哪吒的新样子,我清晰地记得自己在厦门的影院睡着了。一些情节都不记得,就那样离开了厦门,没觉得有什么遗憾。


还是会念起厦门,但从来不会想起哪吒。


直到最近《哪吒2魔童闹海》在网络铺天盖地。狂风掀起的海啸一浪接一浪,砸的都快晕了,走到哪里都躲不过哪吒。


有的影院竟然是哪吒专场,各类关于哪吒感悟的文章刷了屏,又在北美上映了,“急急如律令”的翻译就有好几个版本,《哪吒2》的票房快破100亿了。


是躲不开吗?是真的躲不开吗?想躲开还是有办法的。


我想是好奇吧,对,大概是好奇,想知道那个丑丑的叛逆的魔丸小孩到底怎么样了,今天,我坐在了电影院的人群中,和已经是大学生的孩子一起。


电影院有很多小孩不足为怪,动画片嘛。本来就是孩子的最爱。


中年人不少也不稀奇,陪孩子的家长多些。


还有老年夫妇出现在现场,我最初是有点诧异的。


电影从一开始太乙真人出场就有人哈哈大笑,我并没觉得有多好玩,哪值得那么大笑声。不过看着、看着、看着......我竟然发现自己哭了。


在申公豹的弟弟申小豹出现,想追随哥哥去昆仑学艺时,他说,哥哥是全村的骄傲,更是他的榜样,我红了眼眶。


我想起苏轼写给弟弟子由的诗句“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世不了因”,我想起那个年年都会给我买新衣服、在书里给我夹点零花钱、帮我啃甘蔗皮的姐姐。


在哪吒的妈妈想要一个大大的拥抱,哪吒觉得难为情时。妈妈追了远去的儿子好远,喊着叮嘱着儿子的时候,父亲站在原地眺望的时候,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我想起上大学报到前父亲的叮嘱,一个人在外,照顾好自己,吃面的时候记得喝碗面汤。我想起1998年从北京回来的母亲递给高三的我和朋友一个硕大的水果,直接扒开了皮,让我俩赶紧尝尝,当时不认识柚子的我俩觉得那内里像木棉,还给它起名叫木棉瓜。


在哪吒的母亲临终前抱着儿子,说“娘不能再陪你了,以后的路得你自己走了”的时候,我泪流满面。我想起前一分钟还给我烙饼、后一分钟倒下的母亲,我跟哪吒一样,在那一刻都无力,都没有能力救自己的母亲,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的气息消失在眼前......


我的眼泪止不住流、不间断地流,两只手乱了阵脚、不够用,来不及擦,它们流到脖颈,流到锁骨。我慌张地伸手去摸口袋的纸巾,旁边的儿子将一张纸塞到我手上,然后又若无其事地抬头看大屏幕,随口说了句“这牛逼的导演,老妈,你看,哪吒变帅了”。


影片的最后,哪吒意外地靠三昧真火完成了肉身的修复。他不再是两手插兜、斜着身子、一副屌不甩的那个小魔丸了,他长大了。一副顶天立地的模样,一副少年天不怕地不怕的叛逆气质。


他说: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若天地不容,我便扭转这乾坤。


这句话的力量让我再次没绷住泪,是啊,只有哪吒,活成了自己想活成的样子。他那么勇敢、那么不顾一切、那么倔强且坚定地爱着自己爱的亲人和朋友。不像我们,基本都活成了敖丙,躲避、逃避、除了听话、温顺、就是没勇气反抗。


字幕出,人们陆陆续续走出影厅,我看见第三排的那对老年夫妇还在安静地坐着,听着、看着、他们有他们的倔强,谁说动画是少儿的?谁说老年人就落伍了?老登只是一个称呼,老年人也有自己的坚持和坚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