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过程
整个过程从2019年1月3日开始,到1月27日结束,每天在“得到”app的“知识城邦”跟着陈海贤老师学习他的专栏《自我发展心理学》。每天花费至少25-60分钟的时间跟着老师的指点和笔记学习专栏文章,记录笔记,然后完成陈老师布置的作业,然后抽空看看别人的作业。
二、学习笔记
在这21天中,主要学习了这六种思维工具:
内省思维、正念思维、情感激励思维、行动思维、关系思维和辩证思维。
1 内省思维:
改变需要自省
改变需要勇气,但只有勇气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有反省自己的能力。只有不断地审视自我,才能触发改变。
反省并不轻松,它有时候还让人痛苦,可这正是改变的契机。
2 正念思维:(近的思维)的三个原则:
第一,用描述性语言,而不是评价性语言;
第二,问具体的问题,而不是抽象的问题;
第三,关注现在能做的,而不是关注远的结果。
3 情感激励思维:
让改变发生需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自己的爱、同情、期待,能够使我们心甘情愿地改变。
4 行动思维:
WOOP思维W ——Wish,就是愿望的意思。你可以先想想你在本周、本月或本年需要完成的愿望。
O——Outcome,最好的结果是什么,这两项是增加目标的张力。
O——Obstacle,设想可能遇到的障碍。
P——Plan,计划。
注意,这个计划就是用“如果遇到了什么障碍,我就怎么做”,这样“如果……就……”的句式写的。
5 关系思维:
第一,人无时无刻不在关系当中。
第二,在不同的关系中,你的自我是很不同的。
内向的你、外向的你;勤快的你、懒惰的你,这些都是你,只是不同关系中的你。
第三,决定你行为的是你所处的关系,不是你的个性。
第四,是关系的视角会让思考问题的视角发生重大的转化,一些看起来几乎无解的问题,突然有了合理的答案。
在一段关系里,你随时随地都在面临着一些行为的期待,因此你随时随地都在扮演着某个角色。
这个角色决定了你会怎么想、怎么感受、怎么说话、怎么行动。
关系的纠缠,常常伴随着相互伤害。而对伤害的处理,又很容易变成一种新的纠缠。因为这种伤害来自亲近的人,我们更无法忍受。
我们不会因为受了伤而选择离开,而是希望对方看到我们所受的伤害,希望对方能够醒悟,能够道歉。
是我们自己把治愈自己的药给了对方,又追着对方让他们把药给我们。如果对方不给,这就变成了一种新的伤害。
很多的愤怒、控诉、攻击,最终的目的,就是希望对方看到我们所受的伤害,向我们道歉而已。可是,期待对方道歉,是另一种形式的纠缠。
怎么摆脱纠缠带来的伤害呢?
如果你也曾在关系中受伤害,无论这种伤害是来自亲人、爱人还是亲密朋友,如果你也希望对方道歉,那我就想跟你聊聊原谅的可能性。
我不是在要求你强行的宽恕,也不是要你放下怨念。我们不需要把自己当圣人。
可是原谅还有另外的含义。你知道原谅是什么意思吗?原谅的英文,叫forgive,这个give,给,不是给对方的,而是给自己的。
不是给对方宽恕,而是给自己空间。让自己能够摆脱关系的纠缠,去发展你自己。也许,这就是所有纠缠最终的解决之道。
独立不会加剧人与人之间的隔离。这是因为,一个信奉独立和自由的人,同时也是相信人性的善的。
如果你认定人的本心是自私自利、冷酷无情的,那人的独立和自由自然会加剧人与人之间的隔绝。所以要用孝道之类的规则去约束一个人。
可是如果你相信,即使没有被胁迫,没有必须和应该,人仍然愿意对别人表现出善意,那独立和分离只会让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支持和帮助,回归自发自愿的本心。
当我们这么做的时候,我们不再是害怕别人失望,也不是期待别人的感激或回报,我们的付出,只是出于对另一个人本能的爱和同情,尽管我们知道,我们也可以不必这么做。
6 辩证思维:
辩证法思维。这是最灵活、最有智慧也是最不容易学的思维方式。作为「内容」的改变和作为「应对方式」的改变是两种不同的改变。有时候,「内容改变,但应对方式没有改变」或者「应对方式改变,但内容没有变」。
判断改变的简单的标准:
看你改变的动作,究竟是改善了你的状况,还是维持了你的状况,甚至让你变得更糟了。
通常,无效的改变会维持症状,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如果你的改变包含在这种恶性循环里,那你就要小心了。
所以,当我们想要改变的时候,要问自己两个问题:
第一,我所遇到的,是世界的不如意,还是需要改变的问题?
我们这个世界,本身就有很多不完美,它不是按我们的想法设计的。
比如:我们会偶尔焦虑、会失眠,会心情不好、会遇到各种挫折。
但这些都不是问题,它是世界运行的常态。如果我们错把世界的不如意,当做了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改变不仅没有效果,有时候还会变成问题。
第二,我们想要改变的努力,有没有打断自然发展的历程?
一棵树从种下种子,到开花结果,有其自然发展的过程;
工作需要积累经验,关系需要培养感情,这也是自然发展的过程;
身体或者心理受到伤害,会缓慢地恢复,这也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
所以,当你想要改变的时候,要思考一下:如果我不做改变,世界自然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怎么样的?
不能因为想要摆脱焦虑就急着改变,如果我们改变的企图打断了这种自然发展的历程,那它不仅没有效果,而且还会变成问题。
总共学习了21篇
1 心理免疫X光片:如何看清你心中的恐惧?
2 检验人生假设:如何看清限制自己的规则?
3 心理舒适区:如何识别改变的障碍?
4 控制两分法:如何找到烦恼的根源?
5 正念思维:如何活得不焦虑?
6 课题分离:如何拥有高质量的关系?
7 复习
8 情感触发原理:如何让改变自然发生?
9 转折期选择:依据经济模型,还是心理模型?
10 英雄之旅:自我是如何进化的?
11 小步子原理:如何走出改变的第一步?
12 “环境场”原理:如何让新行为变成新习惯?
13 WOOP思维:张力如何变成行动力?
14 复习
15 《关系中的自我:从个体视角到关系视角》
16 《关系中的角色:关系如何塑造自我?》
17 《关系的纠缠:亲密关系如何伤害人》
18 《第二序列改变:如何区分有效与无效的改变?》
19《思维弹性:思维是如何进化的?》
20 《通往新关系:关系是如何进化的?》
21 《自我发展:一条不断延伸的路》
三、学习感受
一、做到了一天不落地学完课程。
这个专栏我很早就订阅了,但是一直没有系统地学过,只是平时通过阅读文字或者听音频的方式学习了几篇感兴趣的文章,从来不留言,每一节课后的问题也从来不思考,不记录。201年1月3日看到这个活动,毫不犹豫就参加了,因为我知道这一定会督促我好好学习的。
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要靠自己一个人就是做不到呢?我之前也把这个专栏纳入了每日“学习计划”中。但是,坚持了5天就放弃了。而这次,陈海贤老师每天上午8:00先提醒,布置作业,到晚上8:00 还会总结一下,也会时不时点评一些用户的留言。
有老师的带领,有这么多人一起学习,有不同的任务,所以我做到了每天雷打不动地看文,记笔记,写作业。在这21天内,白天学习这个专栏,因此晚上入睡前基本就是听着这个专栏的音频催眠入睡的。(一般听到5分钟就睡着了。)
我现在越来越发现自己的特点:一个人做不到的事情,一旦和别人一起做就能做成了。比我自己一个人时更能持续,更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可能这就是社群的力量吧。
二、每篇都有收获。
我很喜欢这个专栏。每一篇对我都有新的启发。学习然后就应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自己的现状,给自己寻找改变的第一步行动,启动第一步,开始慢慢地改变,利用场的力量,小步子原理,Woop方法;在关系中看自己,看自我发展,怎么看待纠缠的关系等等。
我印象比较深的就是自我接纳、Woop思维、控制两分法、在关系中看自我,看自我发展等。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些话总能戳到我的内心深处,让我心有戚戚焉:对,我就是这样的。嗯,这个分析好棒!讲解太棒了。这不就是说的我的毛病吗?
有些文章还是满烧脑的,暂时理解还很浅显或者还不够到位。
看大家的评论、留言也是很大的收获,大家的留言质量都很高,有些人的留言质量之高,思考之深度,个人经历之丰富,体验之深,都是现在的我难以企及的,读了也有不少启发。有一次,看到一个人说要把手机设置成英语,我也尝试了一下,很不错,给自己增加了一种新鲜的体验。
我自己读到觉得特别好的文章,也会分享到朋友圈,希望给别人也带来启发。
有的作业也让我回忆起来好久都没有想起过的往事了。比如说家庭关系方面,比如说当年求职时的窘境。
总而言之,这些原理能够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帮助我们剖析自己,并提供了具体、实用的方法让我们改变、提高、改善自己,真正实现自我发展。
可以说这个专栏价值非常高,是我2019年开年最喜欢的专栏了。整个专栏特别系统的,前后联系特别紧密。陈海贤老师之前是心理学博士,在浙大工作,后来辞职,成为咨询师,专业水平毋庸置疑,而且讲解浅显易懂,重点突出,娓娓道来,分享自己的咨询经历,个人经历,原理、原则,就感觉是个睿智的师长分享渊博的知识、宝贵的智慧和丰富的人生经验!
其实,说到这一点,我就想到2019年1月初很多在批评罗胖,但是我自己的感受是:“得到”的很多专栏质量真的非常非常高,可以学习很久很久,而且常读常新,只要能够真正会思考,会写作,会行动,能做到,对我们的好处极大,每个人的进步都会非常非常大,成长得非常非常厉害!我不管别人怎么说,我觉得给我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