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先生:之前聊过投资收益率,其实失败也有收益率,试错是为了更好的收益,而不是纯粹的失败本身。
J:这点我认同,不过需要控制失败的影响范围,也需要学会尽快止损。
G先生:失败有分类:失误、弱点、成长机会三种。通过记录成长心得,每月记录去反思那些是偶然失误,出现概率低,收益低;弱点是个人特点,很难改变,收益低,需要选择与人合作;成长机会是有办法修正的错误,且收益高。
小投入,区分三类失败,并把成功修正后的经验分享出去。
失败和挫折的意义不是怎么发生,而是你获得了什么。
J:我对失误、弱点、成长机会的概念和区分其实仍然不是非常明确,在面对真实问题的时候,比如会把出现问题认为是失误,而忽略过去。但若干次出现后,会定义为个人的缺点,很难改,收益低,选择去扬长避短。但我觉得,弱点的背后是没有看到本质,若找到本质问题,就可以转变为成长机会。
比如最近,我发现自己之前被人认为是非常自以为是的人,很难听进他人意见,有点固执,而背后的错误是“认为自己是对的”。在与不同的人沟通过程中,去学会尊重他人意见,他人可以与我有不同看法和解决方式,学会包容和开放,接受不完美的答案。同时做好课题分离,谁的课题谁选择,谁做主。
另外,当发现条件不允许时,放弃寻求最优解,有解好过无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