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妙的钝感,和郑板桥的难得糊涂有些异曲同工之处。一定的钝感在社会生活中调节我们对外界的刺激反应,从而使得精神世界处于一个平和的状态,以一个更加饱满健康的姿态面对生活。
钝感是一种平衡的生活要素。可以在恰当的时候让你的精神身体保持正常的水平,从而减缓一些可能会影响身心健康的社会生活的负面情绪。
迟钝的人或许在我们看来,多少不太精明,有些憨厚,甚至还有些愚钝 。但是正因为这份对周围环境的钝感,让他们可以更好的感受生活,而不是敏感地像个蜗牛,小心翼翼的试探着这个世界。他们以一种更加单刀直入的姿态,直面接触这个社会。由于钝感的存在,他们反倒无所顾忌 ,不必掩饰自己可笑的自尊,不必在意旁人的议论。宛如勤恳的老黄牛,一心一意地生活着,坦诚又自在。
而那些敏感的人,对周围环境的变化感知也就更加敏锐。因为出色的嗅觉,精妙的感知等等而显得异于常人。然而事物总是过犹不及的。过度敏感的人对周围的环境会有更加明显的反应。从而使得他们对周围环境过度挑剔,也就更加难以达到让他们满意的程度。心理上的需求达不到满足,引发的情绪变化,反而更加剧了内心的焦虑。由此,敏感的感知对于一些人来说反倒并非生活的助力。
对于生活的迟钝感受,有时会无法正确判断自己的社会处境,是否有继续更进一步的需要。因而要适时发掘并引导自己的才能。迟钝并不意味着与周围环境的脱节,而是保持一种开阔的状态,游离在社会生活的边缘,时而接触时而远离。对生活更加的落落大方,无忧无虑,有更少的思虑和负担。也就对生活有更大的热爱向往与坚持。有益的钝感,可以令人忘掉那些讨厌且郁闷的事情,保持乐观开朗、积极向前的心态生活,并使身体保持健康与活力。
迟钝的人不会对某些事情耿耿于怀,甚至会毫不在意。性格会更加随和,不拘小节,反倒更能感受生活的韵味。迟钝的人有时会显得不解风情,也此生活也需要察言观色,需要恰到好处的迟钝来调剂生活。
以心胸开阔的钝感,转化对自己不利的情绪,体察对方的心情,以积极坦诚的态度生活下去。这种单纯的钝感使人保持长久的激情,保持对社会生活探索的好奇心。正如书中所说的,保持钝感是探索面对生活挑战的原动力,是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的原动力,以自己的方式赢的美好生活的智慧和手段。
钝感,是一种在社会生活中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力量,温和地应对社会的棱角,更好的一种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