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末参加了在上海的UI/UXconf,是一位前端的同学推荐,说之前的JSconf挺好的,不妨去听听,所以我就来啦。
直接聊聊自己在现场印象比较深的吧。
Ronan带来了第一场的分享,如果单看这一张还以为走入了gayhub(误)的片场,分享的主题时“Designning for and with Data”,谈了一些自己为什么从事设计,并且分享了自己在工作中的一些方法。
Autodesk的Jake谈到的话题“ Making Software for the Future”,在现在的工作模式下,车身设计师通过独立的软件设计造型,车辆工程师也通过另外一款软件设计车身结构,在工厂里组装时又是另外一套。这样穿梭在不同软件中的工作流程并不够流畅,同时引述了自己正在做的项目fusion360,希望在参与者都能在同一个平台下工作。这个协同的模式还是感触很大,像是BIM,将建筑的结构机电设备都集成在了同一个模型之下,又或是在新的Mac OS中keynote和Number也都推出了协作beta版,如果Apple能够将一款像sketch这样的应用整合进xcode,并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
小火在会上分享来自UC设计师的闪屏设计,当然有人说这是在打广告了...但是这里表达出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设计应当是建立在社会背景与文化认同之上的,比如上图的这些,是漫画风的板球明星,国内受众不是很多,但是在印度(没记错吧?)却很流行,同样的还有母亲节的闪屏,长斜影下的母亲拉着孩子,也是根据当地人回忆起母亲时的画面而创作的,深入了解才能让设计引起共鸣,还是觉得能把板球明星画出这么多风格的设计师真是太厉害了。
然后这个赞助商的广告…其实之前对Udacity印象还不错,有朋友推荐过里面的课程,但是这个客服兼前端开发工程师...展示她的git账号会比放照片更有说服力是吧?
这是第一天觉得很走心的一个分享,郭小言女士举了自己生活中更换餐盘和“断舍离”旧物的例子,谈了不要异化用户,设计的触点应该继承用户的习惯,而不是标杆一些或许很好的形式强加给用户,这几个故事生活化而又简单,很容易也会将自己带入,想到自己类似的经历。
会议中的一个活动,每个人都能从座位的手袋中拿到一张纸卡,补充“三角”“方”“叉”和“圆”变得更加丰富,这是群里一位朋友画的,很喜欢所以就发了出来,现场还有很多很有意思的创意。
下午场还有一些,一位越南的姑娘分享自己喜欢吃披萨,然后联系到了自己对设计的一些理解,虽然演讲的内容不是特别吸引人,但是过程中一直有很认真的表达,话题的放在medium上或许就是一篇不错的文章。
第二天首先分享的是一对设计师夫妇,分享了很多Cheese Videos的设计内容,是一些关于生活的个人设计项目,也是真正对生活好奇才会作出这些产品的吧,男主人谈了很多关于可穿戴设备,手表,手环,心率带,还有通过这些穿戴设备收集的信息如何去使用,提高睡眠质量,调整室内环境,数据的最终就是带来定制化的服务体验(这是我胡说八道...)。可以关注他们的公众号:芝士片。
分享一个有趣的KFC指甲油,因为一个吮指的动作而诞生。那么这种根据用户行为而做出来,有人会想买吗?
中间还插入了一个儿童桌游的项目,这样购买者与消费者角色分离的场景下,如何通过设计带来更好的商业效果。我觉得这是一个设计挑战还是有很多可以深究的地方。
mobike单车的介绍,如何为mobike设计开锁方式,中间产出的几种方案,解决了出行中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类似的公共自行车项目很多城市也尝试过,但是效果都不太理想,mobike产品设计上花费了很大的功夫,不论是app还是车身设计上都能体现出来。很多朋友也在群里交流自己或身边的人使用mobike的一些问题,以及自己对mobike的体验感受。最近mobike开进了深圳。
最后的智能车交互设计也有很多内容,但是可能是时间上比较仓促,很多有深度的地方只能带过,比较对中控屏这一部分的操作,还有从交通工具到移动空间的转换,还是有很多可以去展开的地方。
只从自己的相册里摘取了部分的演讲内容,整个活动很开放,全程都有视频的录制,并且ppt和视频都会在公开出来,即使没有参会或者购买门票,依然可以在网上浏览相关的内容。
最后说说整个活动下来,一些做的不错和能够改进的地方吧:
1.准备的不是很充分,像我这样提前赶到会场的人,只能在门口站着等待,对门口的交通也造成了一点影响。
2.workshop的报名有点糟,在正式开始前一共被告知了三种报名方式,有说进场了领取,活动开始前领取,和茶歇时领取,最后莫名其妙就被告知报名满了,这一点上真的没有做好。
3.演讲内容的筛选,很少UI和互联网项目的分享,更多的是设计思维和方法的分享,可以试着和主题更贴合一些,在群里的时候也看出很多朋友都说从事视觉工作。
4.升降臂和翻译的质量有影响到一部分人的观看体验,而且并没有很好的解决。
coco有在群里说到即使有门票和赞助的收入还是出现了赤字,也有一部分吐槽了很多不满意的地方,这都是正常的。希望不仅是情绪的宣泄,而是能够让主办方清楚的了解到存在哪些问题,变得更好。
最后还是感谢主办方,对活动所做出努力的每一位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