绯花香径喵汪扫
碧草蓬门为君开
这次去丽江,我们住在束河古镇。住宿是昕姐提前在一个我到现在还叫不上名字的网站上预定的,名字叫“三脚堂”。一开始感觉真是个奇怪的名字,不过丽江这种地方的“客栈”总喜欢取一些奇奇怪怪的“文艺”名字。
我们是在雨后达到丽江的,这真是个小城,从中心城区坐公交到最北郊的束河也不过20多分钟。当我们跟着女主人和他的狗走过略显偏僻的小路,来到一个低矮的院门前时,映入眼帘的就是开头的那副对联。
直到打开院门,我才意识到,这不是一家典型意义上的“古城客栈”,而是民宿。一个分东西厢的小院子,东厢是女主人的住处,西厢则是厨房、洗手间和仅有的一间客房。最主要的是那个不大但摆了无数盆多肉的小院子。
昕姐说第一眼看到的时候感到有些偏僻,但是意识到接下来的三天只有我们跟主人分享这个院子的花草和安静的时候,便由衷地喜欢起来。
我嘛,从一开始就挺喜欢的,这里很像我家老屋的缩小版,抬头能看到小时候经常能看到的,雨后的彩虹。
我最喜欢的地方其实是东厢走廊上的一张床,是的,半露天地放着一张床。床上放着小几和靠枕,立马就有沙发的感觉。女主人在床边放上一张小桌,招待我们喝茶,我们在来的路上买了一些提子,自然拿出来与女主人分享。彩色花纹的瓷茶杯和翠绿的提子,茶的味道甜甜的。
沙发、茶、女主人抽着烟,原来这是个半露天的客厅啊。我对客厅一向有好感,难怪我喜欢那张“沙发床”。
院子里有一只狗和两只猫。一开始我是有些担心的,因为昕姐有些怕这些小动物,特别是狗。后来发现她的反应没那么大,我问为什么,她说因为大狗不说话,安静的狗她不怕。确实这只狗不怎么叫,唯一一次听到它叫是第二天夜里它被锁在院子外面,叫门让主人放它回家。每天早上,它都睡在客房门口,见到我出来就站起来舔我的手。
我一直都只看到一只猫,黑背白抓的长毛猫,慵懒的地在院子里踱步,对谁都爱理不理。直到离开的那天中午,我终于见到另一只通体白色的猫。它对着我一声嘶“喵”,闪身窜进对面房间。
我果然还是喜欢狗。
唯一的客房面积不小,陈设倒是简单,一张大床、一个写字台、一张茶桌搭配两把椅子而已。哦,我忘了还有一台只能收到CCTV-1的老电视、一台VCD和一大摞的电影光碟。可惜VCD的遥控器没法使用,倒是看了几晚CCTV-1黄金档的《于无声处》。
院子里除了各种花草,还有一只瓦猫。这玩意是纳西人放在屋脊上用来辟邪纳福的。走的那天,我才发现床头的窗台上也放着三只瓦猫,其中有一只三头三足。突然就对“三脚堂”这个名字恍然大悟了。
想知道“三脚猫”长什么样,自己去三脚堂亲眼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