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带来节制:如何智慧和孩子谈钱给钱

“妈,我没钱了。”这句话,对于许多父母,尤其是母亲来说,像是一道紧箍咒。一听到,内心便五味杂陈,焦虑、担忧、不满甚至愤怒交织在一起,最终往往演变成一边唠叨着赚钱不易、生活艰辛,一边还是不情不愿地把钱转了过去。钱给了,孩子却不领情,亲子关系也在这一次次的“金钱拉锯战”中变得紧张。这背后的症结究竟在哪里?我们又该如何跳出这个怪圈,让金钱成为传递爱的桥梁,而非矛盾的导火索?

王女士在192期实操班上咨询王纪琼院长:院长,我有个困惑,我儿子现在上大一,每次孩子问我要钱的时候,我心里头就慌,我就口不择言。前两天他问我要钱,我让他弄个勤工俭学,省着点花,跟他说挣钱可辛苦,从过年到现在没挣多少钱,还有房贷,嘟噜着说了一大堆,钱也转过去了,孩子还不高兴。

院长:你不用说我都听明白了,你听过一个案例没,就在这教室,有个孩子非让他妈妈给他冲3000块游戏币,不冲就不活了,他妈妈急哭了,在现场问我。我讲得特别详细,有听过案例的举手?

这个家长你就记住一句话:满足带来节制。我给大家讲个我们家的事,我分开带我家的每个孩子到旁边的超市。我说,你可以在这个超市买你任何想买的东西,目标就是把这个购物篮装满,随意买都行。孩子们都不相信呀,推着那车子疯一样就去拿,最后算算500块钱都不到。从此之后,孩子对花钱这事看得可开。

王女士:我小时候穷怕了。

院长:别说穷怕了,我也是穷怕了,咱们那时候谁不穷?孩子再给你说,比如说妈妈给我打1万块钱。你说,我给你打5万。他不会要的。大家有时候不敢赌,因为你没有力量你弱。孩子非要冲3000块钱游戏币,家长不愿意,以前弄过无数次了,每次都是孩子又威胁她又冲,冲得心不甘情不愿意。当时我跟那个学员说回去很认真地跟孩子说句话,妈妈想明白了,我再也不能因为游戏币这个事跟你吵架了。既然你想充这3000块钱,你不用威胁妈妈,我生你养你应该的。

妈妈心甘情愿的给你打过去。咔3000块钱过去。

咱们还讲过网贷的问题,你家孩子要的这个钱都不算啥。网贷一下子欠几十万上百万,咱之前不是有这样的案例吗?妈,我欠了网贷150万,咋弄?

孩子,其实妈妈听见了之后很震惊,但是我再震惊再生气,你也是俺孩儿,你这一辈子可不仅仅是这150万,你妈身上没有这钱,我马上把房子卖了,把座驾卖了,我也得让你第一时间还上。我带着你恁爸咱仨住大马路上,咱也不欠人家的。妈妈永远爱你。

你没有这种雄心,没有这个种,你培养的孩子也是个窝囊废。

满足带来节制,你光是用嘴让他感觉不容易,没有用。现在小孩第一反应是让你不爱我,你就是不想给我,但你怕我,所以你必须得给我。最后他变成爷了,你变成丫鬟,你能量比他低。

你敢给他全力以赴,他就不会这样。

我家老大看上了一款无人机,我一看不便宜。陈彦东陈总说,院长,根据你的理念应该买的。买完,他再也不给我说这事,而且无人机拍得非常好。花一些钱,他健康,他自信,一提到无人机那家伙孩子恨不得鼻子朝天。孩子的自信,请问值多少钱?那是无价的。

有个真理,要么给孩子钱,要么给孩子爱,要么给孩子时间,你哪一条都不占,肯定出大问题。大家看现在出现严重问题的家庭,这仨肯定是一头都不占。

有的家长说无人机老贵,那有的家长连个几块钱的冰激凌都舍不得给孩子买。

王女士:假如孩子很过分地一直要呢?

院长:你不是心甘情愿的,你记住我的话。第一,心甘情愿的操作。明天咱详细讲给孩子买手机的流程,咱好好听听。我家孩子买了500块的东西之后,他们从来没有问我要过一车东西了。因为他们知道爸爸爱他们,我是心甘情愿的。你就是再要一车,我也会心甘情愿买。

被爱浇灌满了,人们都没有那么大的欲望。我从来都不戴名表。记住,凡是买车买玩具等等各种买买向外求的都是精神匮乏导致的。

第二,报导师班,完整学习再探讨,否则有些知识你永远都是欠缺的。

养育孩子,尤其是在金钱观的教育上,我们常常在“怕他浪费”和“怕他匮乏”之间挣扎。但王纪琼院长的理念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与其在“给”与“不给”间纠结内耗,不如将每一次金钱的给予,都升华为一次爱的确认和能量的传递。当我们能够发自内心地、智慧地满足孩子,当我们用充沛的爱和陪伴去滋养他们的精神世界时,孩子自然会生长出对物质的理性态度和对生活的感恩之心。记住,被爱充分浇灌的土壤,开出的往往是节制而灿烂的花朵。从此,当孩子再说“妈,我没钱了”时,我们或许可以更平静、更有力量地去应对,因为这不再是一场关于金钱的博弈,而是一次关于如何更好地表达爱与建立信任的共同成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