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对爱无能蔓延的观察

新闻像只警觉的猎犬,细细寻觅着使人们内心激荡的敏感消息细胞。
社会上,人们已习惯让劳累使自己变得麻木,为的就是阉割掉那些敏感的肉块。时代不需要鞭子。残酷的刑罚已经诞生,是安插在日历中的时间块。量化与效率,纪律与期待,就是对人们严苛的责罚。人们已足够成熟,学会自己鞭策自己,通过自我对金钱的追逐与对目标的期待。于是我们看到形形色色的奴隶。一种把自身降格为麻木的肉的奴隶。一种只是为了生存便可不顾一切的奴隶。麻木的背后,是爱的无能。爱无能是一种创伤,麻木是人们想要在这伤口结出的疤。

爱无能,具体表现为对他人的失望。而之所以失望,是因为自恋无能。能够成就自恋的通道,在这里,被堵死了。于是只能借由对他人的裁决来建立起自我的权威。所以爱无能恰恰就是通往权威的奴役之路。通过奴役爱与情感,一种“我能掌握我”的全能在奴隶的心中浮现。

而一旦有人这么做了,一层厚厚的甲壳将要唤起另一浪潮的甲壳。因为人有智慧。在人与人的交互过程中,相互观察与学习。能够发现这种“自我防御”近乎于无敌。因为“我”是不可被爱的,所以我将不会交出弱点,也就没有弱点。而一旦“没有弱点”这一好处被众人习得,那么众人也将变得不可被爱。于是,交流切断,话语能力减弱,期望获得短暂的满足而非牺牲去培育一段艰难且漫长的关系。理性,效率,瞬间快感……这些冷漠的元素被萃取出了大众的“现象海”,成了一种不言自明的准则。

理智,将是人赢得“自我”这场战争的胜利品。这个时代什么都可以被牺牲,唯独自我不行。自我是社会生存之战的终究战役目标。在把握到还剩下自我的同时,人也能观察到自我的残余物与附属品——理智。“我还是我。我什么也没有失去。这很好。这很理智。”这恐怕是对于人的赢得自我战争的最高奖赏。但是爱与牺牲却作了被放弃的俘虏,被冷漠斩首。人们恐怕不会认为自己输了。正如那骄傲的司令高喊道:“我们赢得了每一场战斗!”(却输掉了整场战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