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傅菲的《深山已晚》——书摘《收拾一个院子》

最近用读书笔记凑更频繁,自己汗颜,晓露有感,建议我用书摘加读后感日更,简单且节省时间。

问清楚怎么去做,晓露耐心且清晰告知,我答应试试。

晓露是我的领路人,她比我自己还了解我,照她说的去做,准保没错,既读了书,还可以输出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紧跟晓露步伐,打开傅菲的《深山已晚》,读张守仁写的序,得知傅菲是江西作家,《深山已晚》是其深入武夷山北部余脉荣华山和浙闽群山等原始大山区,客居一年多,和大自然亲密相处而创作的散文作品集。

傅菲在原始大山区发现大自然的美,发现大地万物的生命价值,在《深山已晚》中写了山中的奇遇、四季风光,以及落日、下雪、蒙霜、暴雨、夜空等美到极致的自然景观和自然现象,他体验着人和自然的融合,感受着人与外界的同频共振。

第一部分是《收拾一个院子》,哈哈,好熟悉的题目,我不是也收拾了一个院子吗?看看傅菲怎么说?“按自己的意愿,收拾一个院子,是一件重大的事情。”

如果我写,我会说“按自己的意愿,收拾一个院子,是一件多么令人欢喜的事情。”

傅菲详细记录了自己“去小镇,买了斧头、铁锤、泥刀、电锯、锯条、陶瓷花钵、水管、粗绳、柴刀、宽嘴锄头、铁镐、洋铲、提篮、铁桶,装了满满一板车……”还惹来杂货店老板的疑惑,问:“你是做什么手艺的呢?”哈哈哈。

屋后有一亩来地,他用篾青竹片编竹匾,然后围着田地圈了一个竹篱笆,免得鸡鸭跑进来。他又去屋后的矮山,砍苦竹,做篱笆墙的桩。矮山多苦竹,在阴面坡地,密密匝匝,一直往山垄里蔓延。苦竹有手腕粗,可以做晾衣竿。一根苦竹可以做三根桩。

傅菲把如何做桩,开三个篱笆门,如何平整土地,从山上引水,详细记录,都是他一个人完成,来他这里喝茶的人,问:“一块菜地,要修一个月吗?看你这个架势,可能要修到入冬呢。”他说,每天找些事做,太有意思了。

每天有点事做,尤其是在自己收拾的院子里做点事,并且很喜欢,很投入,很沉浸,太有意思了。是的,是的,深有同感。在简书写文凑更,其实有好多可写之事,就说“收拾一个院子”,我有一个小院,虽说小院是有人帮忙打造,但打造理念、后期种花栽树,买缸养鱼,点缀布置,全出自我一人之手,为什么不会记录呢?

傅菲的院子终于在入冬时住进去了,山区的冬天来得早,他写果鸽,瑟瑟地抖着身子,在厨房窗台上,跳来跳去,还不畏惧人,跳到餐桌上吃饭粒,用筷子敲桌,它啪啪跳起,落下,继续吃……

我的小院来过鸟吗?当然来过,喜鹊,来过小动物吗?有的,小猫、小狗,都是突然造访,还下我一跳呢。

傅菲把院子里的鸟和动物写进书里,人物有伙房大嫂,有老张,有老四师傅,通过和他们的对话,把和小动物的相处写活了。

在深山区怎么吃饭呢?有人拉了两麻袋的冬笋,半斤重一个,尖头圆屁股,笋壳薄,是好冬笋,冬笋能够存放,吃那些能存放过冬的食物。

看傅菲列的想种的、还必须是自己育苗的植物名录,有何感受?——美人蕉、指甲花、忍冬花、牵牛、菖蒲、栀子花、蔷薇系列、迎春花、铁线莲、禾雀花、木香兰、蒜香藤、雪兰花、球兰、草本绣球、茶梅、垂丝海棠、山樱、木荷、三角梅。平时进山时看他到一些可种的草木,会记录下来,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种花、养花需要耐心、细心,还要学习。什么收集种子或者剪枝、扦插或移栽。村舍里没有的,便去公园收集。怕花冻死铺上稻草;担心种子不发芽,盖上细沙和锯木屑;扦插下去的枝条,蒙上厚塑料皮……

种花养花,还有感悟有哲思,无论草木的叶多肥厚,它的花开得多美——根系尚未吃进泥土,死亡也是一夜之间的事。养了一次相思鸟,他便不再养了。他说它让他知道,鸟是一种会相思的动物,相思山林,相思伴侣,相思天空。

傅菲说,摆一张竹床,放在四方池边,坐在竹床上,等待每一个夜晚的月光朗照。喝一杯茶,或者打瞌睡,都觉得美好而珍贵。他越来越喜欢这样简单的生活,淳朴,归真。老张说,过两年,这个院子会更美,种下去的草木也更多。他说,再美的庭院也会荒废,花会谢,冬天会来,人会走。

是啊,活在当下就好。

我的小院,收拾好,不常住,不时去,抑制不住欢喜心,拔草浇花,扫除落叶,得空学习傅菲,住到那里,沉浸生活,记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