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简称高交会)由中国商务部、科技部、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部委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是中国高新技术领域规模最大、最富实效和最具影响力的品牌展会。
第二十二届高交会于2020年11月11-15日在深圳会展中心及相关分会场举行,安排有展览(含国家高新技术展、综合类展和专业类展)、论坛会议活动和分会场等三大方面内容。
没有去参加高交会前,心里充满着期待感。
一是可以去深圳,离开日常的工作环境,感受一点新鲜感。说实话待在公司工作久了,就会有点闷。
二是作为一名大数据公司的售前,我对目前的行业态势并不了解,希望通过借助一些渠道补充行业知识。
高交会的参照商涉及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城市智能体、智慧园区、智慧农业、多功能智能杆、智能交通等的厂商,各厂商在展会上会展示自身在这些方面的最新研发产品、服务、创意等。这对于我这种对大数据行业、智慧城市行业等欠缺具象感的人,无疑是一次很好的补充。所以,当公司发出报名通知的时候,我毫不犹豫的报名了。
下面回顾一下在高交会上的见闻:
一、展会内容涉及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城市智能体、智慧园区、智慧农业、多功能智能杆、智能交通等的方案、产品、服务,既有硬件层面的,也有软件应用层面的,由此我认识到这些行业内的一些企业(厂商),而以前并没有听说过这些厂商的名字。
二、对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城市智能体、智慧园区、智慧农业、多功能智能杆、智能交通等的整体解决方案、智慧大屏、底层基础设施(通常是一些硬件设备)有了更加具象化的观感和认知。
我学习新事物时,有这样一个特点:需要有比较视觉化和现场感知感,即要亲眼见过、亲身体验过之后,才会有比较具象化的认知,才感觉那个知识点、那种事物跟自己的距离感没有那么远,才觉知到这个知识点运用起来有一种自如感,对那种事物才感觉是真正认识的。
三、对场景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场景决定应用、产品、服务的设计和展现形式。即场景——应用——产品——服务。
四、产品和服务有同质化现象,好像这是行业趋势,因为随着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的完善,行业内和行业间的交流增多,很多应用、服务就慢慢趋同,差异会越来越小。这时,要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除了具备行业基础必备的,还需要创新,让自身的方案、产品、服务具备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五、当前自己在做的一些项目和方案的设计、构思的细化完善,可以借鉴展会中一些公司的方案、产品、服务的设计思路。当然后面还需要细细消化吸收展会上获取的资料,才可以用到目前的工作中,这中间的转化还需要费一番功夫的。
六、见识到高科技展会的高水平办会水平,从微信公众号的交通指引、观展指南、免费交通工具的乘坐、展会的布局,就餐区的服务安排等,这是很多组织、机构、人员通力合作的结果。
除了在展会上的收获,在深圳的整个过程,我既有似曾相识,又有陌生的感觉。似曾相识是很多城市的基础设施基本是一样的,例如地铁、展会场馆、车站、餐饮场所等,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从罗湖站外的很多景象中感知的,多年前去深圳的多次基本都是在罗湖火车站进出。
那天在罗湖站外等候动车时,想起了多年前我曾在这里的罗湖商业城、候车广场驻足过,如今那么多年过去,建筑物还在,与我一起候车的人已经不在了,内心有一种感慨,如今已能坦然对待。
陌生感是因为隔着时空的距离,深圳有了一些变化,与自己熟悉的城市和曾经的记忆有一些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