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杨秀清率领太平军撤离长沙,到了益阳抢了几千艘民船,有了这几千艘船,过洞庭,出长江顺流而下的行军方向也就更加自然而然了。过益阳之后,太平军顺湘江而下,不久到了岳州,在岳州,他们再次征集了(其实还是抢)几千艘船,而且还起获了当年吴三桂留下来的军械大炮,你说这玩意都过去一个半世纪了,居然还能用,也是666,吴三桂当年这军械质量搞得可以啊。

军需物资都是小事,太平军在岳州还得到了人才!葛大爷曾教导我们说“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其实不止21世纪,19世纪也是人才最贵!太平军到达岳州的时候,正好碰上几万失业的盐船水手聚集在岳州,他们在一个叫唐正才的人的动员下,投奔了太平军。太平军就这样凭空有了一支训练有素的水师,而唐正才本人在被杨秀清接见后,被任命为“典水匠”,通俗讲,就是水师提督。在这之前,太平军是虽然抢了很多船,也走了不少水路,但是船舶水军是没有组织的,直到这会唐正才上任之后,才统筹船舶,建立组织化的水师。唐正才这个名字需要记一下,他很快就会为太平军立下不世之功。而这一件事,也可以看出,杨秀清用人也是真的6。洪秀全,你听我一句劝,杨秀清的水太深,你那两下子把握不住啊。

这下子有船有炮有人,万事俱备,顺江而下干一票大的几乎已经成了整个太平军的共识。洪秀全虽然仍然对河南怀有执念,但面对这种箭在弦上的大好局面也是无法拒绝的。
很快啊,从洞庭湖进入长江的太平军势如破竹,相继攻占了汉阳汉口,并把武昌团团围住。为了便于兵力运送,唐正才在先后在武汉三镇之间架起了4座浮桥,把武汉三镇连为一体,为攻克武昌创立了有利的条件。眼看武昌危在旦夕,城里的湖北巡抚常大淳可能是看过拿破仑的传记,想起了俄国人坚壁清野胖揍60万法军的故事,于是他下令在武昌城外放火,也想来一波坚壁清野,万万没想到,他这一波操作激起了民变,百姓转而支持起了太平军。事已至此,已经没得玩了,不久,太平军轰塌城墙,蜂拥而入,占领武昌。
武昌是太平军起义以来夺取的最大一座城市,来都来了,还能干啥,抢呗!官城里的富户的家产全部被没收,而普通居民被要求捐出1/10的财产,太平天国的圣库得到了极大的补充。当然,除了这些官方的数据,私底下的劫掠也在所难免,战乱苦的终究是百姓。拿了钱之外,还要拿人,为了补充兵力,太平军征召居民从军,史记“男子从者十之九,女子从者十一二”,毫无疑问,中间大部分都是直接或间接被裹挟的,毕竟谁没事会提着脑袋去打仗啊。要么是被你用刀架着去的,要么是被你掠夺完了,为了避免继续被掠夺或者为了生存下去,只能选择和你成为“自己人”。就这样,太平军人数再一次发生了暴涨,高达50万!
武昌失陷的消息传来,清廷倍感震惊。咸丰派出了三位钦差,对太平军四面堵截。洪秀全杨秀清对此毫不在意,从踏上长江的那一刻起,太平军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南京!现在这个中国最富庶地区的中心城市,近在眼前,他们很干脆的舍弃了武昌,顺流而下,直逼江南。而此刻,在江南负责阻击太平军的是两江总督陆建瀛,但是搞笑的是,堂堂钦差大臣,两江总督,手里只有几千人马。陆建瀛肯定知道当年朱文正在洪都2万人硬扛陈友谅60万大军,不过他更清楚自己没有这个本事,何况他手里的兵马离2万都差得远,而对方真真实实的有几十万人正顺江而下。所以他很明智的跑了,不过他还算是个好人,跑到半路,有下属来接他,他大喊,“贼势浩大,快走逃生”,把下属都感动得不行!

就这样长江下游的清兵见势即溃!太平军顺着长江一路挺进,相继攻克了九江,安庆等长江重镇,但是全部放弃不守,只是把城里的财物和军需搬到船上,心无旁骛的继续东进。这时候的太平军冷静且耐心得可怕,眼里只有那一个目标,南京!南京!很快,1853年3月12日,太平军主力兵临南京城下,这座富饶美丽的城市,即将面临一场人为的劫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