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奶奶经常跟我说的一句话是:心想事成,心不想,事怎么会成?
我想,如果这种看似是唯心主义的观点,是一种天赋的话,以这二十年来的生命历程看来,我铁定是辜负了这样的一份天赋。偶尔也想,假使,我没有辜负这样的一份天赋,我是否会变得更好?或是变得更烂?
有好事者要说话了:人类不是用“脑”想的吗?怎么说“心想事成”呢?嗯,很棒,你终于用脑来思考了,并且,你的脑洞很大。又有人发话:题目怎么回事?答曰:“心想”是“事成”他妈妈,他妈妈喊他回去吃饭。OK?
日本的经营之神稻盛和夫,让两家公司——京瓷Kyocera和KDD跻身世界五百强之列。他在《活法》里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各个细节都能够明确预想到的事就一定会成功,剩下的就是把它当成坚强的信念,并把它提高到一个强烈的愿望,那么你就一定能实现。”稻盛和夫先生在事情即将实现前,基本上都看到了自己心中所预想的样子,而且还是带有颜色。梦想是有颜色的,想实现的事情也是有颜色的。在这二十多年的生命中,我看到未来事物的颜色的时候不多。一旦看到,确实可以说是记忆犹新,这是非常美好的东西,而美好的东西不容易获得,也不会轻易消失。
笛卡尔曾说:我思故我在。这就是说,他之所以看到周围的世界,皆因其心中所思所想。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会想,到底是一个人的精神意念导致造就了他的周遭存在,还是他的周遭存在决定了他的精神生活?记得以前写过的一句话:在一个物产丰富的国度,在一个物质文明发达的时代,在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精神的丰满、物质的干瘪,可以说是莫大的讽刺。试问,这个时代,精神的力量是怎么样的?物质的力量是怎样的?我想,也希望,精神不仅仅是一种慰藉,更是一种指引。这种指引让心中的画面逐步清晰直到浮现眼前。
有人又要说了,总不能我想什么就什么都成吧?
没错,一般说来,“想”是一个指引性的动作,落地还是需要具体的行动的。大多数人的“事”没成,不是不想,而是因为:一,想了,但没做。比如,计划规划箩筐,睡到中午起来吃完继续睡;二,想了,做了,但是做的不够。比如,想徒步登山,走到一半丫去坐缆车了;三,说是心里想,其实是自欺欺人,自己都不相信。比如,看到一姑娘,觉得人家那么姣那么好,自己那么屌那么草,虽说想,但是心中一直说:估计没戏。这打从自己内心就是不敢想,结果自然是看着人家成为别人家的新娘。OK?
以上,全部,据说,是鸡汤。但,我想说的是:不是鸡汤,是鸭汤。
鸡汤太热,来晚鸭汤,凉凉血。喝了吧。
耳畔,听首《夜曲》,睡了吧。
毕。
2015.07.27晚 于银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