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谈心理|我在倾听这个时代

长谈心理|我在倾听这个时代

写于长谈心理一周年

times 2018.11.8-2019.11.8

缘起

1.感慨于心理圈内各种“造神”运动,让人倍感神奇的人或者方法。我相信即使某些个例是真的,也绝对不可能通过培训批量复制。

2.长谈心理的标识也是受日剧《深夜食堂》的启发,选择了让人感到安定的雾霾蓝,一个有规则的倾诉空间,就像一碗熨帖的饭。有所滋养,但也没什么神奇之处。

3.不希望太商业化,不要有销售贴到你耳边,不希望有太复杂的规则,不希望太贵,不希望“心理咨询”这件事上背负太多经济上和心理上的重担,给来访带来多余的压力而不是支持。我见过很多精神分析大师,但发现最难过的是生活。

4.2018年11月8日正式开始宣传,因为知道自己能力有限,所以把来访须知改了又改,才变成今天的样子。

缘聚

1.弗洛伊德说,心理健康就是爱与工作的能力。只要我们能把热情放到爱和工作上,生活就算圆满。如果只有其中一样,日子也还算过得去。弗洛伊德认为,有规律的对着固定的专业人士,自由自在的倾述,可以帮助人恢复一部分爱与工作的能力。不过祖师爷也在文章中坦言,效果是不确定的。每周固定时间会让人感到安稳,想到了再预约会让人感到自由。安稳与自由,两者总是难以同时兼得,像极了生活。

2.在我们想把所有心理能量投入到爱与工作中时,那些回忆和杂念,总是会跳出来捣乱,阻碍你的前行。说给朋友不合适,怕被四处宣传。说给父母,怕不被理解。说给爱人,怕他徒增烦恼。说给自己的孩子,怕他担负不属于他的人生压力。

3.在你想说点什么的时候,我在这里。我觉得这就是这个行业存在的基本意义。

4.倾诉之外,有人也希望借我来思考一些人生议题,猜测事实真相,面对这些诉求,我也会尽力去做,但我深知,自己的意见也不一定对。

缘灭

1.中国的社会文化,总是很想去倚靠“有形”的关系,比如给医生教师官员送礼,夫妻之间共有一套房产,养育一个孩子。而不太相信“无形”的关系,比如心灵的共鸣,夫妻的爱意,彼此的了解等等……一个人缺乏“无形”的关系,就会出心理问题。

2.那什么才是一段好的关系呢?我希望和你有这样的关系,随时割断而不觉得疼,随时留言而不觉得尴尬。想分离时无需犹豫,想相聚时自然欢喜。或许一些言语的细节会被忘记,但好的感觉会留下来。我会记得你,愿缘起缘灭,爱恨安心。

下一个春夏秋冬

1.希望能多写一些即使是没接触过心理学的人,也可以轻易读懂的文章。

2.希望自己的店和自己一样,都可以按自己的节奏慢慢成长,也会陪伴大家成长。

3.这一年来找我的人,从18岁到48岁,从勉强温饱的打工族,到领导、老板。从黑龙江到海南,从北上广深到二三线城市,从初中毕业到名校硕博,遍布大江南北,各个行业,各个阶层。可以说是倾听了这个时代的万家灯火,世事变迁。能持续倾听的基础就在于,我看到如果是我处在和他们一样的人生境遇,我可能会做出一样的选择,出现一样的症状。而能有所帮助的基础是,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可能性,重新建立生活的平衡点。

4.长程心理咨询聊些什么呢?就像天方夜谭一样,你要讲一千零一个关于自己的故事,直到你对自己的回忆和当下、幻想和现实、野望与生活所着迷,永远保持好奇心。

5.最后,希望关注我的你,万事大吉,顺心顺意~

欢迎关注

微信公众号

长谈心理工作室

提供平价心理服务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