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朋友聊天,不知道怎么,就聊到了曹操。然后发现,身边的朋友大多数都挺喜欢曹操的,但大家眼里的曹操,却又可以说完全不一样。
有人损曹操,有人夸曹操,有人看不起曹操,有人对曹操肃然起敬。
损曹操的,看不起曹操的,我可以理解,夸曹操,佩服曹操的,我也可以接受。
但有人喜欢的理由,讨厌的借口,确实让我感觉脑路清奇,甚至是难以接受。
曹操最著名的事,我不知道是什么,但据我了解,好像是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让他臭名昭著,也几乎成了大多数人,讨厌他的理由,但让我不能接受的是,很多喜欢他的人,也是由此而喜欢他。并把“宁教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这句话,奉为金科玉律。
对于这句经典,恕我不能苟同。在我看来,曹操一生,骗人无数,从曹操的只身刺董,梦中杀人,到杨修之死,再到杀许攸,挟天子,与刘备,袁绍称兄道弟,生子当如孙仲谋。
曹操几乎将骗术发挥到了极致。
许绍曾评价曹操说;“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我认为这句话恰如其分。
什么是奸人?奸人就是说谎的人,奸商就是说谎的商人,奸臣就是说谎的臣子,奸雄就是世上最大的骗子。
曹操就是乱世之奸雄。
但要说是骗,却又对他不公平,古人云,窃钩者贼,窃国者候。
曹操不能算窃,也不能算骗,只能算“奸”了,也不能算贼,只能算“雄”了。
虽说,自古便是得民心者得天下,但是身逢乱世,人心散乱,要想聚拢人心,除了像刘备一样,爱民如子,日久见人心。要想快速的聚拢人心,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也就只能靠骗了!
就像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这句话一出,所有人就都信了,他要是再说下一句,你还会不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