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秦国不实行商鞅变法,秦国国祚岂不是延续更久?

秦国通过商鞅变法而使得国力强盛,这是人所共知的。贾谊在其《过秦论》中即写道: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

诚然从短期内来看,秦国是整个战国时代的最终胜利者。但从长远来看,秦国却是败得最惨的,仅享有十几年一统天下,即王朝覆灭、宗室被屠、陵寝被毁。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假如当初秦国没有实行商鞅变法,秦国虽说未必能统一天下,但秦国的国祚起码还可以多延续几百年甚至更久。那么商鞅变法为何会害人终害己呢?

商鞅变法的核心思想是“利出一孔、奖励耕战”,而这种变法也只有在社会结构较为简单、经济较为落后单一的秦国才有市场。而像魏国、齐国等诸侯国的手工业及商业等都极为繁荣,其改革的方向就不可能是“利出一孔”。过去,我们总会说某个地区最出精兵,而这最出精兵的地方也往往是该国最落后、最贫穷的的地方。

近代日本,其兵团都是按地域来编制的。日本战斗力最强的兵团,都是来自於其国内最贫穷的九州岛、东北地区(如熊本师团、仙台师团等)。而日本最为富裕的大阪地区,却出了著名的窝囊废兵团--大阪师团。

在先秦两汉时期,我国经济最为富裕的地区是齐地(今山东省中北部),而齐人却最不善战。孙膑在马陵之战中,就曾说过:“齐”号为“怯”,彼三晋之兵素轻“齐”等等。经济比较富裕、商业比较繁荣的地区,其国民的谋生手段有很多,自然就没有对战争的兴致与依赖。而商鞅变法正是利用了秦国贫穷、落后这一点,将斩敌首与爵位相挂钩,以激发秦人的战斗力。但这本身却像是在草原上点了一根火苗,只要草原上还有草,火就可以一直燃烧下去。

但随着秦朝的建立、天下的统一。实际上已经没那么多对外战争了,就相当於草原上的草已经被烧尽了。所以,商鞅变法也就自然玩不下去了。而秦国长期执行商鞅变法的负面效应,却也在此时开始渐渐地凸显出来。

秦统一天下的过程,可以看成是资产并购的过程,每攻取一地,都意味着资产的增加。而秦对其并购的资产,却并不会运营,以致出现了坏账。秦末的每一处起义,都相当於帝国出现了一笔坏账,山东六国地区遍地起义,也就是遍处坏账。秦地及巴蜀等却并无起义,最终也可以说是被坏账所吞没。起义仅限於一、两处,是完全可以被破灭的。而像秦末那种几乎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起义(秦末、汉末、隋末、元末、清末等),其实对帝国而言,已是癌细胞扩散到全身了,都是无解的。假使秦朝及时做好坏账切割,先固守关中以观时局的话,秦地也或可保留。

商鞅变法本身的措施也过於残暴,将斩首与授爵相挂钩,虽在很大程度上激励秦人的战斗力。但这也使得秦人过於滥杀与残暴,而加重了山东六国百姓对秦人的仇恨,这也是秦人未能凝聚六国民心的所在。斩首授爵制,即便是在没有战争的情况下,都会有人琢磨着“杀良冒功”,更何况是在战场上。史籍中记载在秦军斩首数,其实十之七八都是伤俘及平民(战国时期,其他诸侯国都没有实行斩首制)。所以,项羽的坑秦降卒、杀子婴、烧秦宫室在很大程度上,也都是顺从了山东诸侯联军对秦人长久以来仇恨的情感大宣泄。

商鞅变法又使得秦国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动摇了各地的贵族统治的基础。而释放出了更强大的平民力量,而正是这平民力量(陈胜吴广、刘邦等)摧毁了秦朝的根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毋庸置疑,商鞅是典型的国家主义者。在国家与人民中二选一,他肯定选国家。为了国家长远利益而暂时牺牲一代人民的幸福,虽...
    始安公士或阅读 5,461评论 0 8
  • 据说因为胃是距离心脏最近的器官,所以当出现伤心、失落、空虚、愤怒以及哭泣等以“心”为主导的情绪状况时,很多人冒出的...
    江湖皆是好去处阅读 4,012评论 0 0
  • 最近项目中要求能够上传图片和日志(可恶!你怎么不要求上传视频呢!),用的是老牌的ZipArchive,居然跳了几次...
    Nedoloroso阅读 4,073评论 0 4
  • 冰冷 现实若太冰冷, 就用汗/泪水 让它柔软起来 归零 当你终于熬过了4年1460天35040小时2102400分...
    幻梦邪魂阅读 1,482评论 0 0
  • 头脑对事的评判,分析管理,切断了能量。 关系中的链接是双方的能量在一个空间内顺畅流动的结果。 能量没有流动,被断电...
    aseeya阅读 3,49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