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之年带着记忆看过的奥运会有四届,这是唯一一届让我突然爱上那么多体育运动的奥运会,不过不是因为奥运会本身,而是因为运动员。
在开始之前,本届里约奥运会在微博上是以吐槽和质疑作为宣传推广的唯一手段的。安保不完善,蚊虫肆虐,建筑设施尚未完工,运动员自行动手丰衣足食,问题多到完全不想列举。
所以当开幕式直播顺利开始时,坐在屏幕前的我不禁有些担心,不过还好,各国代表团按序进场,白岩松当解说,吉赛尔·邦辰逆天的身材,都让这场直播突然变得特别有趣。
第一遍因为网速问题,小白的解说没听全,结束后索性搜出视频重新看。小白是在用切身实践告诉我们,如何在正经场合正经地当一个关注历史与时事政治的段子手,以及如何在恰到好处地时候把“最怕空气突然安静”这句话贯彻到底。喔,歌词还可以这么应景,也是极好的。
和小白一样,我对中国队的西红柿葱花炒鸡蛋配色有点怨念,毕竟一场开幕式看下来,摩尔多瓦用浅蓝色配白色贯彻小清新风格,波兰则一袭及地长裙走起度假风,瑞士直接用了红白两色国旗色做服装,经典不出错。
再回首,看着美丽的红黄双色,有种恍然如梦的感觉。
不过没关系,大家在镜头前都会挥手,微笑,做鬼脸,拿出手机自拍,中国队也不例外。服装算什么,精彩还在之后的这些天呢。
---首金:十米气手枪---
2016年8月7日的十米气手枪比赛上,25岁张梦雪以199.4环夺冠。这个项目以前没有特别关注过,之所以记住它,倒不是因为这是首金,而是因为看到了一张气步枪靶环的图片。
2016年8月6日的十米气步枪决赛中,“四朝元老”杜丽获得银牌。
气手枪和气步枪还有些不同。10米气手枪中间10环靶直径为11.5毫米,10米气步枪的10环直径则是0.5mm (±0.1mm)。
所以气步枪靶环的图片是这样的——
看到微博才第一次了解到这个点,完全出乎意料的小。
毕竟大部分非专业人士和射击的接触,不过是真人CS里面的枪,而且那还不怎么精准,时常出问题。以至于我第一次去玩的时候还被称为神枪手,再去玩儿的时候就被对方队友击中直接出局了。枪法下降得这么快?我才不信嘞。
言归正传,正式射击比赛难度还是相当大的,这枚金牌来之不易。
---聚焦:游泳---
游泳是万众瞩目的比赛项目,这一点毋庸置疑,看看微博话题量就知道了。
年前,因为曾经写过宁泽涛而查过他的资料,把2014年仁川亚运会的4*100男子混合泳接力的比赛看完后,妥妥被圈粉啊,最后的反超简直太惊心动魄,还没看过的话,强力推荐去搜来复习复习。
说起游泳,总算是一个和日常生活有所关联的项目了。毕竟团子从小生活在山清水秀的地方,游泳池虽未推广,山涧却成了个众所皆知的天然泳池。只是山水凉意重,孩子们要想游泳,必得在28度以上的天气,活动开筋骨,才可以在家长的陪同下“嗖”地跳进水里,摸着潭边的大石头下水,沿着浅水区游成一条鱼。
尽管喜欢游泳,却从小就没学会换气,憋气的时间倒相当长,估摸着是小时候和朋友们在浅水区游不开,索性展开憋气比赛而练出的结果。时隔多年,大学某一天去到游泳馆,居然无师自通地会了换气,才将蛙泳学了个99.9%,顺带着在朋友的指点下,会了50%的自由泳,剩下的50%,自然还是栽在换气上。悲夫。
虽然不算精通,但总还算是会的,这样看起比赛来,到底会比看完全不熟悉的项目亲切的多。
自2014年仁川亚运会以来,宁泽涛便和孙杨一起,承载起了游泳运动员和全民偶像的双重负担,接下来的时间中宁泽涛加强了训练,倒是由从前的包子晒成了“酱包子”。喜爱越多,期待越多,压力也越重,比赛后采访区的长枪短炮,回国时机场的粉丝大军,都是无声的佐证。
游泳比赛,似乎注定会引起一场舆论的狂欢,那些前尘往事都已经被刷过一遍了,多提无益。说几个比较感动的点吧。
【孙杨】
男子200米自由泳决赛,第三个50米开始提速,第四个50米反超夺冠,那一瞬间,屏幕前的自己捏紧了拳头整个人处于颤抖状态,前一分钟的紧张与焦灼尽数变成了一种叫做“燃”的情绪和一种名为“棒呆了”的词穷。
男子1500米自由泳决赛,孙杨因感冒并没能进入决赛。可是我盯着那条永远比第一名还快一点的黄线看着,看了好久。
你虽不在场,但你已在场。
【傅园慧】
女子100米仰泳决赛,她出场的时候威风凛凛,比完赛之后到了采访区画风立刻就变了,嗷,真·洪荒少女·傅园慧。记者其实很细心的,她看到傅园慧胳膊上的抓痕还问了一句,傅园慧说是因为有压力,自己抓的。
后知后觉的欣喜,和高压陡然卸去的轻松,应该是有关系的。
而超乎寻常的乐观和满足感,也是因为“鬼才知道我经历了什么”之后,队内达成的默契般的共识。
【徐嘉余】
男子100米仰泳决赛,两年没有突破自己成绩的徐嘉余在“群敌环伺”的情况下超越了已有的成绩,取得银牌。
而且他还分心看了孙杨的比赛,压力和感动并存啊。
其他的游泳队队员便并没有那么熟悉了,毕竟要被聚焦才会被知晓,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的成绩,另一方面可能是和性格等其他因素有关。无论是谁,无论有没有被关注,暗自希望都能保持本心。
---魔王:乒乓球---
在此之前,我完全没接触过乒乓球。至于在献血的时候,接到朋友打来的电话,说自己在学校的球赛上拿了第一名,这种隔着电话听到某人在球赛上拿奖的情况,已经是我和它最近的距离了。
额,所以菜鸟看比赛,既激动又懵呆,是一种太常见的事情了,无视我无视我无视我吧。
从女子乒乓球到男子乒乓球,从单打到双打,基本上是包揽了,就连福原爱和石川佳纯都来中国练球,顺带着连说话都是一口敞亮豪的东北大碴子味儿。
既然喜欢上这个项目,那就得开始恶补历年经典比赛的视频啊,然后被各种球技炫得猝不及防。一代目、二代目、三代目、四代目,每一代都自带既传承又相抗的实力包。教练说不要打太狠,那就把每局比分打成一样。电话连线说要约球,结果两个乒乓球选手居然约网球。
不带这么玩儿的,太刺激了。
既然连央视在app直播上的附加标语都是“毫无悬念”,那作为观众只要安下心来看他们打球就是了。不过决赛的时候看着中国选手对战中国选手依旧提心吊胆,这种感觉很神奇。
---更迭:羽毛球---
羽毛球应该算是一种蛮普及的运动项目了,即使如团子我,也会那么一点点,只要不耍帅,发个球还是没问题的。不过看过之前更文的同学就知道我是打着羽毛球还能用《琅琊榜》开脑洞的那种业余人士了,没办法,好多种球接不着,我只能在脑洞里弥补弥补。
作为一个非常不专业的观众,我只看了林丹和李宗伟这一场,如同见证叶孤城和西门吹雪的决战。
这场彼此约好要撑到最后的“林李大战”,是他们的第37场比赛,两位被解说员称作“高龄选手”的羽毛球运动员,在场上有时难免有点力不从心,即便业余如我,也看到有几个球是真心失误,但大部分的过招保持着比较高的水准。
这场比赛像是李宗伟的一次慢慢发酵,从开场的不在状态,到第二局的大比分领先,再到最后一局的全力以赴,于胶着战势中突围,缓慢而在节奏。和同学看比赛时开玩笑道,他休息时吃的那根香蕉真是神奇,状态立马就不一样了。
林丹自从第二局交换场地开始,比分就很揪心了,决胜局时的追平比分阶段也是步步惊心,很可惜最后的那一球失误。
然而“林李大战”落幕后,林丹并未拿到铜牌,李宗伟也并未拿到金牌,那枚金牌被年轻的小将谌龙斩获。
后来看到一篇热腾腾出炉的文章,标题很短,叫做《老兵不死,只是慢慢凋零》。标题很戳,但我不这么认为。
竞技体育的征程漫漫,曾在这里战斗过并辉煌过的那些人已然取得了自己的成绩,那么随着年龄渐长而来的体力下降,决不能被称为凋零。那些巅峰时期被记录下的辉煌,不是被用来将自己钉在遗憾柱上的,已经被记录的就不会被磨灭。走下战场,是因为接下来,还有更多的路要走。
另一个阶段即将开启,而这里的征程,便由新人更迭。
---回峰:女排---
女排比赛是和女神舍友商量好要一起看的,当天一早就端着小板凳深呼吸,调好直播频道,做好在屏幕前使劲儿加油的准备。过了会儿,敲门进来了同专业的另一位同学,于是看比赛的队伍又悄无声息地扩大了,这种聚在一起看比赛的感觉不能更好。
不过看着看着,解说员的话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陌生词汇,啊,这些都是什么?这里为啥这么判分?双眼一闭一睁,果断拿起手机开始实时百度更新自己的体育术语库。
触网?打手出界?
挑战?两点攻?三点攻?
换人?自由人?
······
孔子老人家如果还在世的话,应该会特别喜欢手机和网络这种东西,不仅能满足你“学而时习之”的需求,还能满足“不懂而时学之”的需求。
跃起接球,神级防守,极少失误,虽然发球没有塞尔维亚队凶狠,但是走着稳扎稳打的路线,也能和对手不分上下。镜头屡屡转到两位教练处,郎平虽然紧张,但大部分时间不动声色,坐在椅子上,偶尔站起指点几句,或者是喊个暂停。特尔季奇显然就没有那么淡定,总是站起来在场边绕着圈儿踱步。
从小组赛上0:3不敌塞尔维亚,到决赛上先失一局的情况下3:1逆转夺冠,女排赢得艰难,也因此尤为难得!
无论艰难险阻,努力拼搏回峰,女排精神不灭。
---撒糖:甜味奥运---
女子单人跳水三米板,何姿以387.90分获得银牌。在比赛过后,秦凯带着一朵永生花和一枚钻戒单膝跪地向她求婚!
所以何姿不仅收获了一枚银牌,还收获了一枚铜牌,一朵永生花,一枚钻戒,和一个愿意永远让她欺负的秦凯。
好甜。
其实在赛场上求婚的情侣,他们俩也并不是第一对啦。
因为喜欢看花样滑冰,所以我很早就关注到了申雪和赵宏博这对花滑运动员。
在2007年世锦赛上,申雪和赵宏博的双人滑短节目,以71.07分的成绩名列第一,创下他们个人双人滑短节目的最好成绩。在比赛结束之后,赵宏博单膝跪地,在偌大的赛场上,数千名观众面前,向申雪求婚。
赛场上默契十足的搭档变成朝夕共处的夫妻,同样浪漫难忘,只是那时候还没有“发糖”这么一说。
现在比赛结束后,只要记者和观众足够有心,就能从运动员的手势中读出千里传递的幸福感来,糖那是一波接着一波,然而这些糖是藏在生活小细节里的,平时隐忍而低调,甜蜜却不腻,发的开心,吃的也开心。
现在超级想来一个反身翻腾两周半,加转体三周半,带上奥运会上撒的糖和洪荒之力稳稳落地。
---尾声:闭幕---
此次参加里约奥运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总人数为711人,其中运动员416人,教练员、领队、科医人员等259人。运动员参加了26个大项、210个小项的比赛。
闭幕前,中国位列榜单第三,共获得26枚金牌,18枚银牌,26枚铜牌。
小时候看奥运,看的是金牌数量。略大一点了,明白奥运会并不只是看金牌的数量,甚至于也不再只是奥运会。至于从里面看出的是布局,是体育,是奖励,还是精神,是看的更复杂,还是看的更简单,则因人而异。
但无论如何,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思考过的问题,喜欢过的人,都会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某一天会从时间的夹缝里倏然浮现,吓你一跳。这短短十几日的奥运会亦然。女排的最后一扣,老将们追平比分,竞技场上的风云变幻,屏幕前的提心吊胆,就算之后都会慢慢被忘记,也还是会留下些什么,影响些什么,潜移默化,不知不觉。无论是对他们,还是对我们。
而这些,其实也无需宣之于口,毕竟,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