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一词是大家经常挂在嘴边的,但少有人去追究它的本质意义。
格局是“格”与“局”两个字组合成词。“格”是推究、探究。“局”是事物的形势。所以格局的本义为:探究事物的形势。换成现代的解释就是:对事物的认知范围。所谓格局大小,就是看待事物的形势及对事物认知范围的大小。
同样的一件事,在不同格局的人眼中,会得出全然不同的结论。比如同样经历创业失败,格局小的人就会从此一蹶不振,认为自己能力不行,只适合老老实实打工,以后就不再做创业的打算。而格局大的人则会认为这仅仅是一时成败,在整个事业过程亦或生命历程中都是微不足道的一次尝试。他们会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提升能力,再次创业时成功的概率也将增大。
格局大的人看问题会纵观全局、拉大尺度,不计较一时得失;格局小的人则只关注当下的利弊,经常会被鸡毛蒜皮的事所困扰。
现在有很多老板在做企业方面格局很小,总想赚一票就走,尽快实现财务自由,然后开始享受生活。先不谈靠着这种思想能否把企业做大,赚到足够的钱;就说实现财务自由后一直享受生活就一定会幸福?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失去了社会存在价值,不可能会有幸福感。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老人一旦退休,而又不用帮子女带孩子,就会感到生活空虚甚至抑郁。
从未听说过历史上任何一位顶级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企业家等等……,超过一定年龄就整天安逸享乐开始退休生活。他们就算离开一线,也会持续的为社会创造价值。这些人在做事业方面才是有大格局的人,会将尺度拉大到整个人生。
古语:“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谋万世、谋全局的人,才是大格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