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先生在《住的梦》一文中写到了自己对居住城市的遐想。春天他要住在杭州,能教人整天生活在诗与图画中;夏天他的理想地是青城山,幽静的绿色能涤清万虑;秋天他一定要住在北平,它的吃食如乐园中的禁果、花草中的菊花,称奇一方;冬天的住处,他选择成都与昆明:昆明四季如春,天气宜人。成都的水仙、红梅、绿梅都颇值一赏。
老舍先生行万里路,对各地的人文妙处信手拈来,期盼着随季节流转不断浸润浪漫的灵魂。而我,漂泊异乡的打工人只想找个位置从容落脚,心安为乡。
我去过的城市不多,大抵是随着求学及工作选择辗转。
岳阳,居于洞庭之畔,《岳阳楼记》让她在历史洪流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她是我的第一故乡,是我自小长大的地方,是我向外介绍自己时的必带名片。尽管如此,我对她却说不上熟悉。儿童少年时都是在读书中度过,脚踩的是乡间的土地,走的是雨天淌泥的马路,除却朗朗上口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竟说不上她的其他任何特点。大学后,离开这片土地,我更是没有进一步的了解了。外面的世界醉眼迷人,“老家是岳阳的,对!《岳阳楼记》的岳阳”几乎是对她最后的纪念。
株洲与长沙,大学四年的日子在这两地度过。株洲是大一时的校区,较为偏远,留下最深的印象是当时和初相识的同学一起骑行,郊区的道路任你飞驰,时而飚速竞赛,时而停下看工地上的大挖掘机“表演”,不亦乐乎;余下记忆只有隐隐约约的班级活动片段了。在长沙待了三年,看万山红遍的橘子洲头,上“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岳麓书院,黄兴步行街、火宫殿的逛吃,一直没去成的湖南卫视,都是长沙的标签。我却一直不喜欢他。灰蒙蒙的天空是我对他的固有印象(听朋友说现在好很多了),绿植缺少,映入眼帘的只有钢筋水泥(个人印象,与校区位置有关)。长沙是一座娱乐之城,这是大众对他的标签,娱乐服务业冉冉上升,缺少实业的他让我更不喜欢了。大四时找工作了解到了长沙本专业的薪资水平,快离开学校象牙塔的我被重锤了一记。最后我考上了外地学校研究生离开了这个地方。
还是求学经历中的城市,这次来到了华东,大学老师跟我们说相对更公平的地方。我在无锡开始了三年的硕士研究僧生活。抛开枯燥的实验室生活,无锡给我的感觉是生活节奏相对缓慢,他的商业中心不如长沙那么星罗棋布,却显得更加闲适。靠太湖环境宜人,可鼋头渚赏花,能灵山大佛许愿,夏天还有让人口水直流的阳山水蜜桃,太湖三白闻名遐迩。我很想停留在这,但世事就是如此,你不喜欢的可以不要,你喜欢的也不定能留得住。
毕业后我选择了魔都上海工作。高楼耸立,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的人群诠释着这座城市的活力。开放,新潮是他的代名词,年轻人慕名蜂拥而至,于此打拼,但高消费、高房价却也让这些漂泊者们望而却步,真是又爱又恨!有人来了又走,走了后却又舍不得这个“前任”,甚至再次回到他的怀抱。我对上海谈不上喜欢与否,如前面所说,高房价让我们这些普通打工仔难以立足,但我能在这看自己喜欢的话剧,轻而易举地找到“同好”组团徒步,可以在图书馆寻一地放松阅读等等,这些简单的事情让我不愿离开。何况,高中、大学的同学失联后,仅剩的几位朋友就在江浙沪,社交无能的我也只能留在此地寻求慰藉了。至于以后如何想,谁知道呢?
最后其他旅游时如蜻蜓点水般掠过的城市,帝都、成都、深圳、重庆等等,终究只是招呼站罢,无需再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