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金陵十三钗》有感(二)

6月19日 周五 晴  外面其实有点凉飕飕的,早上家里很闷,错估了天气,穿得很凉快,走出去就后悔了,时间原因,来不及回去换,只好这样出门了。

今天早上车友请假了,没有乘车,司机师傅还是走高速,除了高速前城区里堵点外,一路上还是畅通无阻的,7:57分到达。睡意还在脸上,又是一杯咖啡帮我驱散瞌睡虫。

最近电脑好像生病了,动作比以前慢得多。按下电源到启动好,足足快要2分钟以上,磨磨蹭蹭,着急的时候还真是有点急死人的势头,扬声器故障网管帮我装驱动程序来破解,结果装到95%的时候,电脑就永远定格在原地,不肯往前一步,等了2个多小时,结果安装失败,估计周一还要再搞一次。

《金陵十三钗》看得我直冒冷汗,写得情节紧凑,画面感很强,情绪随情节起伏,想到南京大屠杀,久久不能平静。两年前去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印象深刻。一些雕塑和场景设置,仿佛当年的场景再现。

室内灯光昏暗,场馆的每面墙上都是一排排死难者的名字—南京城里的老百姓。以杀人取乐的日本士兵及那些枪杀老百姓的场面,被照片清楚地记录。其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简直禽兽不如。

严歌苓的《金陵十三钗》,以这个南京大屠杀为背景,以独特的视角写了十三位社会最底层,人称下九流的妓女,在危难时刻舍身救下隐藏在教堂唱诗班里的一些十三四岁的学生。

她们从小因为各种不幸被拐或被卖走上了这条路,失去了人身自由,受尽了各种凌辱不堪和折磨,也曾想尽办法脱离苦海,从良,比如赵玉墨,但换来的是各种欺骗和鄙视。有时候觉得人生就这样了,破罐子破摔吧,但教堂避难期间,与一些伤残士兵们的相遇,当玉墨遇到戴教官,豆蔻遇到伤员王浦生,美菱遇到陈乔治,内心重又燃起希望。当戴姓长官,王浦生,乔治及那些藏在教堂里的伤兵都死了,这些妓女的希望也破灭了。最后代替唱诗班女学生赴日本人的约。从而挽救了这些女学生的生命。

歌颂了这些妓女粗野的言语外表下,有着一颗无比善良的心。虽然生活一再辜负她们,但她们仍然对人间有爱。生活的历练,让她们的善良变成了侠肝义胆。虽然结局可能都是毁灭,但今天的美好不正是无数人舍出生命的毁灭换来的吗?谁又能说她们不是英雄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