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婚礼是影视剧里的样子吗?看了胡兰成的文章,发现被蒙蔽了很多年。
旧时男女结婚前大都不能见面,而民国时期,男女婚前可以相看。这个过程,被胡兰成写得画面感十足:
“我们坐在客堂间,时已晌午,玉凤从山上采茶回来了,她肩背茶篮,正要往前门进来,望见有客,不知如何她似乎已经觉得了,即转身改走后门。”
少女敏感害羞的情景被活脱脱地呈现出来了。为了看清楚女孩的脸,胡兰成又被带到一个高处——
大哥带我到屋后田陌上,我只当是去走走,焉知那里正对后院,玉凤与众姊妹在院里乘风凉绣花,大哥哥指点叫我看,这种慌慌张张的样子我从来何曾惯,且相隔有十几丈,还来不及看清楚四人中谁是她,那边却已经知觉,都逃上楼去了,只剩有日色阡陌,人家的楼屋非常齐整。
如此大费周章也没看清楚未婚妻的脸,真是看得让人起急。然而女孩却把他看得一清二楚,并一见钟情了。
婚后玉凤说,那回她倒是把我看得清清楚楚,即我跟大哥哥从屋后又回到客堂间时,她在楼上看我走过廊下,穿的茄色纺绸裤,白洋布短衫,心里只觉得是好的。千万年里千万人之中,只有这个少年便是他,只有这个女子便是她,竟是不可以选择的,所以夫妻是姻缘。
胡兰成对发妻是有很多感情的,虽然掀起盖头的那一刻他并不开心——妻子长了一张他不喜欢的团脸。他是个喜欢锥子脸的男人,哈哈!
但是婚礼的过程是幸福的,胡兰成描写的婚俗极为细腻生动,让人有想穿越回去的冲动,对比现在婚俗的西化和潦草,那种植根于千年文化的婚礼过程,更显庄严厚重,却又充满人情味儿。
从定亲,婚礼就拉开序幕了:
媒人男家的是宓家山可桢娘舅,女家的是芦田少彭表哥。下定是一百银圆,两端缎子,外加一付盒担及两坛老酒。盒担里是一对鸡,两尾鱼,一方肉,几对荔枝桂圆莲子白糖包及庚帖,都用朱漆大盘子装着。彼时我父亲还在世。
先一夕整理盘担,父亲把银圆用燥粉擦亮,每块上面用银朱笔写一个“囍”字,我也帮同写,只见八仙桌上摊遍银洋钱,红烛光下都是喜气。又壁柱上挂着两尾胖头鱼,灶间厨板上放着金丝黄芽韭菜,还有倚在门边一大捆茭。
次日媒人到来,请集亲房叔伯,祭告天地祖先及家堂菩萨,在堂前高烧红烛,写我的年庚帖子,托在盘子里,向天地祖先及家堂菩萨面前供过,然后连同父亲的大红拜帖皆装进盒担里。于是请媒人上座,吃过酒饭,由媒人押送聘礼去女家。女家收下聘礼,回的盒担,揭开来,一盒的盘子里是新娘的庚帖,一盒是亲家翁的拜帖,其他一盒盒是新娘子做给公婆的鞋,胭脂点过的馒头,及折回的莲子白糖包。
这段婚前准备,从来不曾见有人写过,更没写过这么细致的,读着有身临其境之感。正日子前一天就开始忙碌了,现在也见有自家院子里办喜事的,但也没这样热闹:
做亲前一日,堂下宰猪羊,后院杀鸡剖鱼,二三十人出发去抬嫁妆。半下昼嫁妆抬到,一扛一扛从大路上直通到堂前抬进来,只见是祭祀用的锡打香炉烛台,全付碗筷壶盏,新郎的冠履,新娘的红绿棉被枕头帐子,四只或八只衣箱,然后是木器,合欢床,几桌柜桶盆盘,镜台,皆簇崭全新,每件上头系一绺大红丝棉,撒些五谷。祭器先在祖面前供过,所有嫁妆皆歇在堂前堂下,让四邻的人走拢来看,然后搬进洞房,由老嫚帮忙布置。老嫚是乐户的妻室,或女儿,专走喜事人家,服侍新娘新郎,并帮忙照应宾客,就像新娘是宝卷里的小姐,她是陪嫁的贴身俏丫鬟。
结婚那天就更加热闹。电视剧里经常有拜天地的场面,好像夫妻交拜就入了洞房,其实没有这么简单,先看迎亲时新郎新娘分别都做什么:
到了正日子,新郎亲迎,吃过早酒发出花轿,媒人在前,一队人鸣锣,一队人执铳,一队人擎油柴火兜,一队人拎灯笼,灯笼上一面三个大字:“安定胡”,一面三个大字:“五峰堂”,及全班乐户,总共五六十人,走过田畈,走过山岭,迤逦去女家。
女家是日早起,女儿作新娘穿戴,凤冠霞帔,缨络垂旒,玉带蟒袍,下面百花襉裙,大红绣鞋,拜谢天地祖先,家堂菩萨,生身父母,亲房近族长辈及兄弟姊妹。正午堂前办酒席,她上座,众姊妹陪宴。此时此际,她的身份是在女儿与新娘之间,也喜悦也凄凉,父母及叔伯长辈受拜时一面说些训诲的吉利语,一面也不禁心里一酸,兄弟姊妹答拜时,亦眼睛里要发潮。及宴罢上楼,卸妆,只穿大红棉袄裤,脂粉不施,姊妹们在房里陪伴,说些体己话儿,人人待她都这样知心知己。这一天好像世界上发生了无数大事,而又过得草草,连朝晨与晌午所作所为,都好像是不切实。
新郎到前,新娘竟有换装的风俗且素颜。现在的新娘早早画了浓妆,着婚纱等候,午前就离开娘家。新郎到来时放鞭炮的习俗现今还留着,不过换成锣鼓队了,禁炮竹的地方则只剩了锣鼓:
不觉日已衔山,去村口候望的人来说花轿已来了,在岭路上,果然隐隐听见锣声渐近,且连着放铳,只觉惊心动魄,登时女儿的一生都分明了。花轿进村,一派细乐前导,又是锣又是铳,此时台门大开,百子炮仗放得嫣红满地,花轿进了台门,到堂前歇下。众人都在堂前及两廊受招待,吃酒吃点心。新郎被引到客堂间,献糖茶,吃汤圆,点心老酒八盘头,新娘的兄弟相陪,女眷在窗前门侧偷看新郎,且暗暗在给新郎的一碗汤圆里以胡椒为馅,要辣他一辣,使他晓得女家的厉害,不好欺侮新娘。
胡辣汤圆真是有趣,难为新郎官的法子现在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了。新郎来了后还不能立刻带走新娘:
吃过点心,乐户在廊下动乐,新郎出至堂前,先拜女家祖先,次拜丈人丈母及房族长辈,后揖诸舅,拜罢又回客堂间,乐止。随即堂上张筵,上头一桌,两傍八桌,檐头廊下亦五六桌,女酒则在楼上。动乐,新郎入席。楼下堂前是新郎上座,楼上房里是新娘上座。堂上华烛,庭下油柴火把。一时乐声大作,进觞上馔络绎不绝。宴罢,新郎回客堂间,献清茶,廊下乐户唱戏文一出,各各休息。
迎亲一白天,新郎新娘都在女方家里的,
将及半夜,吉时已近,楼下鼓乐催妆,新郎欲起,女家请新郎稍待。逾时又鼓乐催妆。凡三催,新郎出至堂前拜丈人丈母及诸房长辈,又揖诸舅,始见新娘子下来,是她的哥抱她上花轿,通过人丛时,听见她嘤嘤啜泣,众姊妹相随送到花轿前,放下轿帘。此时鼓乐大作,鸣锣放铳,百子炮仗如雨,众人点起油柴火把灯笼,喧阗并发,堂前及楼上顿时变成水清冷落。只剩丈母放声大哭。这边则花轿出了村口,新娘的啜泣声渐止,一路人马浩荡,沿山傍溪灯笼火把照着走,单是间歇的鸣锣。两对两对的锣声:
白生——白养——
“哥哥背妹妹,好活一辈辈”。现在新娘大多没有哥哥,只好拿表哥什么的就凑数了。
在等新娘到家时,男方家也不闲着:
是日男家从午前打发花轿亲迎去后,留下动用的人手只是整治酒肴,备办几桌碗盏,堂上挂起福禄寿三星图及喜联,入夜诸事就绪,渐渐三更向阑,等花轿来还着实有些时候,动用人都去和衣假寝,惟余公婆与娘舅在东厅商量明天的人事调度。
天才东方发白,花轿进大门,轿上轿下前前后后一片声放百子炮仗,打锣吹号筒,轿前一人以五谷撒地,祓除不祥。花轿到了堂前,稍歇一歇,等交进了吉时,才揭开轿帘,搀扶新娘出来,新郎新娘拜堂。只见满堂前花团锦簇都是人,点起一对龙凤烛,动乐。拜堂时的音乐非常华丽,是钲、荡锣、咚锣、梅花。
接下来就是电视剧里的常见的场景了,新娘下轿,拜堂成亲。不过可不是一晃而过的事情,也要折腾一整天,像唱大戏。而且掀盖头的一刻也没戏里那么惊艳。
新娘有老嫚在一傍搀扶行礼。新娘是上花轿时的装束,身穿太婆衣,头戴纸冠,覆一块盖头红帕,说是桃花女与公公斗法作下来的,纸冠是丧服,为欺骗凶神恶煞,女子一生里当着这样的大事,真个是直见性命,如生如死的决绝。她亦不施脂粉,拜堂时便是这样的天地人素面相见,一男一女的素面相见。
拜堂时不化妆,这也头一次听说。大概新社会都当封建革掉了。其实对着天地神灵和未来的丈夫,的确没必要化妆。
拜过堂,乐户吹号筒,廊下大锣大鼓,新郎抱新娘上楼,众人团随到洞房里。新郎新娘并坐在合欢床沿,人丛中出来福寿双全的翁媪二人,拿汤圆喂新郎一口,新娘一口,又持整株红皮甘蔗向新郎新娘祝三祝,多福多寿多男子。于是新郎揭去新娘的盖头帕,老嫚来助新娘更衣梳妆,要到此刻,才穿戴起凤冠霞帔,敷粉搽胭脂,如雨过牡丹,日出桃花。
原来洞房里还有这么多过程,入了洞房,新娘才梳洗打扮,好见世上俗人,这时化妆就必要了,戴纸冠穿青衣吓唬鬼怪,化美丽的妆则是骗凡人的。俗世的人是拿俗眼观人的,不戴假面难以服众啊。化好妆后出洞房:
楼下又动乐,是平旦时分了,新郎新娘又下来到堂前,拜福禄寿三星及家堂菩萨。又然后拜祖先,拜公婆及房族中长辈,新郎新娘每行动必随以鼓乐,人世是可以好到像步步金莲的。
这时才拜高堂,戏剧里都省了。接下来是喜宴,当代保留了这一块儿,再怎么移风易俗,吃是改不了的。
于是开宴。早酒晏酒夜酒。满堂亲宾。一次总有二十桌,堂前最上一桌新娘上座,新郎坐在下手主位,左右女眷相陪,乐动酒行,新娘惟垂旒端坐,不举杯筯,真好比九天玄女娘娘。亲宾中有人上来献爵,新娘起立,由老嫚代饮,新郎亦起立陪饮。一时音乐转成缓缓的细乐,新郎新娘到各桌敬酒,满堂亲宾皆起立,由老嫚执壶把盏,众人皆饮,敬酒毕,新郎新娘归座,众各安席,鼓乐大作,酒过三巡,各桌猜拳行令……乐是大锣大鼓,还吹号筒,使人想起唐诗里的醉和金甲舞,擂鼓动山川。
旧时嫁妆很隆重,现时都改成了男家给钱女家买东西,真的陪嫁几乎没有了。所以验看嫁妆的环节也简化了。那时的嫁妆里都是什么?
半下昼发箱。女眷们多来到新房里,由叔婆婆或太婆问新娘要来钥匙开嫁妆箱子,把衣裙一件一件发出来给众人过目,用筷子做筹码点数,取快快兴发之意。发到最底一层是孝服,就停止,把发出来的衣裙又理齐放好。孝服是为公婆百年后服丧的,嫁装自祭器至孝服,连同绷缨儿的带子色色齐备,女子的一生真也凄凉,也庄严安稳。
原来嫁妆就是新娘未来的一生!相比当代的闹洞房,那时的闹房就端庄文雅很多。
晚上洞房花烛,亲友闹房,闹房都是男宾,百计引新人笑,女宾则心里袒护着新娘。新娘端坐在床沿,不言亦不笑,连眼睛亦不抬,脸上什么表情都没有,但只这样的正容端坐,就是个无限意思的存在。此时多亏老嫚一张嘴百伶百俐,处处替新娘解围,又好语引逗众宾,使之谑而不虐。直至时候深了,众人都下不得台,新娘才为一冁然,于是说新娘已被引笑了,才纷然下楼,老嫚搬出新娘的喜果,在堂前请吃酒吃点心,新郎新娘则在洞房饮合卺酒。
现在的闹洞房已经变成了闹伴娘,趁机揩新娘油的恶心场面,连作弄死人的事都有。这一点可谓伤风败俗,世风日下。
办喜酒凡三天,头一天是正日子,宴众宾,翌日谢媒酒,新娘谒宗祠,三朝办房头酒,新娘入厨下作羹汤,家祭。
至此,婚礼才算结束。经过这么一场,不要说新郎新娘,家族长辈同辈都有焕然一新的感觉。一场婚礼便是一场洗礼,给人一个重新开始的理由,给人以振作的精神,好珍惜所有,把甜的苦的不可料日子继续下去。
热闹收场,随即家里一切又如常,只是多了一个人了,也见她炊茶煮饭,也见她洗衣汲水,但仍觉她是新人,恰如三春花事过后,随来的四月五月天气,仍是新竹新荷,只觉人世水远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