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五叔忽然从微信上发来一张皱皱巴巴的老照片,注明“五十年前”。透过时光之剑在上面刻出的印痕,我还是轻易看出这是父亲的全家福,正在和朋友谈笑风生的我不禁呆住了。从来未想过,隔着五十个春秋,能看到老一辈人的年轻岁月。毕竟,在我记忆中,咱家除了“穷”,其他没有特色,父亲的家族除了遗传给下一代“木讷”,别无可言。竟然在那么一个全家老小吃不饱肚子的年代,还有这么一张照片,它是怎么穿过了数次的搬家、子女的离散、老人的离去而保存下来?
照片上个个精神都不错,穿得也挺整齐,看来即使在六十年代,当着工人的爷爷奶奶经济条件也还算可以。毕竟,40岁的我都从未见过这张照片。已经仙去的爷爷奶奶慈祥和蔼。爷爷看着好像某个明星,完全不是后来的那个头发白白颠三倒四的糟老头。奶奶一看就像大户人家的,至少看出来是城里人,清清爽爽、白白净净的,这时大约还不满40岁,而她给我最初的记忆也是50多岁的老太了。我不得不佩服爷爷奶奶在那个年代,这么多小孩,看起来都那么有精神,衣服也穿得很好,现在看起来还蛮时髦的,有T恤有格子裙有衬衫。这些小屁孩现在都是爷、奶辈了。也不得不叹爷爷奶奶对孩子们的家庭教育,总体是失败的。
爷爷右边就是父亲了,一米五五左右,按年龄推算,该是他知青下乡前照片,拍完这张他应该就远离父母从城里回马塘农村修地球去了,一修二十年。那时候还是个有点阳光感的懵懂青葱少年,绝不会像现在一样成天罗里叭嗦。二叔在中间,小时候就看起来文气,长大后保持着文雅。四叔在左边吧,从小就倔犟的样子,到现在没改过来。五叔最小,站在中间,好像有些紧张,眼神太纯,他大概那时候都不知道在做什么。大姑排行老三,看起来就利索的样子,穿得也整齐,后来进了服装厂,现在依然风风火火。小姑就是最前面那个短发假小子吧,后来被爷爷奶奶送人抱养了,现在经济条件最好;小姑父和五叔是战友,上过越南战场,转业后在如皋西部留下许多喝酒的传说,每每有不认识的人在酒桌上都讲到他的故事,我不得不先咳嗽一下“那是我的小姑丈”,人家才说得不太夸张。
感慨了很久,才发觉至今身为独子的我,四十年还没和爸妈有一张三人皆全的合影。在微信上转发给了母亲,父亲看了说照片虽旧,好好扫描保存就行了,不要修了。不知他是舍不得钱还是就想着尊重历史。
(初作于2017年4月15日,修改于2023年10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