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译]星巴克iOS app的可用性测试

原文链接:A Usability Test on the Starbucks iOS App

原文作者:Jenny Ta

我一直都是星巴克的忠实粉丝,小时候我最喜欢喝的就是焦糖星冰乐(哭喊着要我父母把所有的糖都给我),我经常选择海冰林荫道上的星巴克,我第一份工作也是作为一名星巴克的咖啡师,星巴克的app也是我最喜欢的应用之一,我经常使用它。

虽然我很熟悉这款应用,但是在导航上,我觉得还可以做出一些改进工作。试着去找找其他用户是否也经历了类似的问题。我开始对喝星巴克的用户进行一些测试,看看我能不能找到方法来提高应用的用户体验。

挑战

进行guerrilla可用性测试来寻找在星巴克app中下单的导航痛点。

第一步:识别和理解用户

找出那些我应该进行测试的用户,我想出了一些星巴克核心的虚拟用户角色,这能够帮助我理解用户的思维模式,进一步实现他们的需求和目标。

可用性测试

通过上面创建的角色,我去寻找6位星巴克的用户通过星巴克的app进行可用性测试。

每个用户都会被分配一些问题和场景/任务,用来帮助确定用户使用app的主要目标和使用过程中的痛点。

在运行app之前,每个用户都会被问及他们使用app做一些什么,或第一次是在哪里下载的app。当它们回答之后,他们就会被分配不同的任务:

浏览主页寻找一款饮品进行下单

寻找附近的门店去下单

选择一款饮品并进行一些信息的修改

确认订单

第二步:整合

在回顾了可用性测试之后,我整理了每个痛点来确定趋势。

(左)痛点按用户分类(右)痛点按类别分类

以下5点是主要遇到的问题:

1.门店和订单导航

用户点击商店button后并不清楚如何通过手机在他们喜欢的店里下单。

2.主页布局

用户觉得主页“只是充满了广告”,他们表示他们需要清楚支付,订单,和奖励的选项在哪里,这才是好应用。

3.菜单布局

所有的用户都表示,很难找到特定的饮品,图片菜单并不是一种直观的组织方式。

4.消失不见的返回键

所有用户在意识到他们可以刷卡之前犹豫了如何回到主页,一些用户会不小心拉下iPhone的通知菜单。

5.定制

更新之前,用户会根据自己饮品的尺寸重新定制,因为成分比率(咖啡、糖浆、泡沫等)依赖于饮用的量。

第三步:制定解决方案

在评估痛点的时候,我觉得最大的目标是让应用尽可能容易地订购饮料。因为痛点都与这个有联系,我决定解决所有的5个问题为用户创建一个更好的体验,并最终帮助星巴克出售更多的咖啡。

在一个更现实的场景中,这都将取决于时间和资源。在有限的情况下,我会更倾向于去解决第一象限中更右上方的问题。

解决方案 1:添加一个“下单”button在商店的导航中

目前,如果用户选择“商店”找到一个门店去订购之前,他们只能选择地理位置,联系电话,或者收藏喜欢它。

对于移动端下单,用户不得不返回去点击“下单”,然后找到一家店导航,然后确认订单。

当前的任务流程:

通过添加一个“下单”button,用户可用更加直接的订购他们更加偏爱的门店里的咖啡。

重设计之后:

解决方案 2:添加一个订单记录(这也可以考虑作为“我喜欢的”)在首屏上

用户觉得主页上布满了不必要的广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将之前下单过的饮品放在首屏上是有用的,这会有一个更加高效的订单流程。

我也决定保留广告的部分,但是部分会被折叠,这样用户仍然可以寻找促销或知道哪些优惠活动可以参与。

解决方案 3:添加一个用户可用看见的“我喜欢的”在菜单中

目前菜单中会又随机项填充菜单页面。通过我喜欢的,用户可以很方便的看到他过去喜欢过的品类信息,节省用户的时间,不必去过滤不需要的菜单项。

解决方案 4:添加一个可见的主页键

下滑后返回到主页并不够直观。为了让它更容易,添加一个图标或许更便捷。此外我也尝试去修改音乐的图标,因为一些用户表示他们并不知道这是酒吧的意思。

解决方案 5:让大小选项更加清晰

一半的用户会在选择大小时跳过,这又导致他们不得不在之后重新填写输入的信息。

鼓励用户先选择大小,我在页面中列出了三个尺寸,这样用户可能会更偏向去选择“大杯”(所有的饮品都默认选择大杯)。

第四步:验证

验证我的重设计,我让6位用户重新操作相同的任务,我也加入了一些新的问题来了解是否他们理解“我喜欢的”这个星星的含义。

使用我的交互原型,用户能够很轻松的完成任务。

来这里看看我的原型吧!

在测试过程中发现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当用户在未来可能会喜欢上很多的饮品,并且这些又都被推荐上了首屏会是什么样?如果有更多的时间,我想进行A/B测试不同的UI,来看看哪种的效果更好。

结语

做一个星巴克的guerrilla的可用性测试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帮助我熟练设计过程。这同样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这款应用在iTunes上有4.5的评星。我希望我的设计能够提供可以参考的建议,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研究,找到更好的优化体验方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