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李白的大部分童年,以及青少年时期,都是在四川度过的,因此对四川非常的熟悉和了解,从他的《蜀道难》中便非常容易看出这一点。不过,四川带给他的不只是路途艰险的印象,同时更带给他了一身的男儿气、侠义气,助他在成年之后仗剑游九州。(连载更新李白的川蜀、侠客、游历、政治生活,多角度立体解读李白,欢迎关注账号)
与其说《蜀道难》通过对蜀道路途艰险的描写,从侧面反映了对四川人民生活疾苦的同情,倒不如说表达了对古蜀人坚韧顽强、悍勇不屈的赞扬。众所周的是,李白不仅能提笔写诗,同时还能持剑称侠,但很多人所不知的是,李白这一身的男儿气、侠义气,沾染于古蜀。前面提到的四川人的“坚韧顽强、悍勇不屈”,便是“侠”的一个重要品质,这一品质在李白一生难以得志的坎坷生活当中,相信已经表现得淋漓尽致。
何以谓之侠?本文才疏学浅固然难以准确的对其做出定义,但可以片面说到的是,“侠”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正面的、积极的、激励人心的,甚至是某种正义的,如仗义疏财、心怀天下。有时候“侠”也带有中义或贬义,如放荡不羁、恣意纵横、不拘世俗的规则等等。上述这些对“侠”的片面定义,在李白身上都有所体现。
古蜀人民,具有普遍性的勇武性格,不屈不挠、不怕斗争。华阳国志载“其民质直好义”、“天性劲勇”、“故多悍勇”,均是对古蜀人勇武性格的描述和证明,《蜀都赋》中的“刚悍生其方,风谣尚其武”,同样是如此。再者,唐朝川蜀今射洪金华出了一个陈子昂,李白对其是怀有仰慕之情的,《陈子昂别传》记录他“始以豪家子,驰侠使气”。起源于燕赵地区的“豪侠文化”输入古蜀后,与本土的勇武相结合,进一步催生了李白身上那种既潇洒不羁,又自信不饶、心怀天下的侠义之气,在加上李白天生聪慧,“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自然也就成就了我们想象中那个能文能武的李白。
不过需要一提的是,不只是古蜀地区,当时整个唐朝社会的大环境也非常崇尚侠义,盛唐的政治与文化环境开放,不仅儒、释、道和谐共存,各觅所归,同时侠义之风也在社会上传播、蔓延,《虬髯客传》中的风尘三侠、《昆仑奴》中的磨勒以及《聂隐娘》中的聂隐娘,都是当时唐朝社会对“侠”的理想形象。当时其他的一些唐朝诗词作品,如《高士咏·鲁仲连》(吴箔)、《咏史·鲁仲连》(周昙)、《古大梁行》(高适)、《剑客》(贾岛),也不难捕捉到侠气之风,这对李白侠骨诗情的形成,也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李白在《侠客行》中说到“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用这一句来定位李白给我们当代人所留下的印象,是恰到好处的。
(对文章喜欢或有意见欢迎留言,持续输出文学、艺术、历史等人文内容,恳请关注、点赞、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