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人生

图片发自简书App

鲁迅在《彷徨·伤逝》中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在百无聊赖中,随手抓过一本书来,科学也好,文学也好,横竖什么都一样。这句话如果放在现在,可能就得改成:在百无聊赖中,随手抓过一部手机来,微博也好,朋友圈也好,好像也没什么卵用。

我在百无聊赖中打开手机查了一下百无聊赖的定义,百度百科是这样定义百无聊赖的:表示思想感情没有依托,精神极度空虚无聊。形容非常无聊。

事实上,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觉得无聊的时刻。比如排队的时候,当观众的时候,开会议的时候,其中最“无聊的”非这个莫属——在等待你等待的人或事不知道何时会到来的时候。

人类对“无聊”的研究已经长达一个世纪之久。关于研究者所研究的“无聊”我就意义诉说了,我们现在主要来谈一谈最普遍的日常生活中的“无聊”。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无聊"是在2012年的夏天。那是一个初中生期待已久的暑假。火热的太阳使周围的世界越发的疲乏无力。午后,在五楼的房间里,我透过玻璃观望着窗外脱水的绿叶和昏昏欲睡的垂头树,街上十五分钟才路过一个人,往日来来往往的人像水一样在人间蒸发了。我低头看了看手机,它也是一片寂静。无聊的我,开始逛起了楼梯,在上上下下之中,我觉得自己与世界的联系突然断绝了,楼梯与我与我视野所能达到的一切都成为了另一个世界。我想做些什么,却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我想抓住什么,而周围只有空气;我想时间流逝的快一点,但是除了我别的都是静止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在5年后的这些天里,我重新回忆了一下当初的自己和朋友。发现初高中这六年
是无聊的“高峰期”,这个时期的人,最能体味到“无聊”,所以,他们的口头禅就是“好无聊”。为了证实我的思考的结果是不是具有普遍性,我特地问了一些周边的同学,得到的结果普遍是这样。到了大学,说“无聊”的现象骤减,据同学说法,说是换成了“迷茫”。

无聊也好、迷茫也罢。这些都是人生成长的必经阶段。叔本华说:欲望得不到满足是一种痛苦,欲望满足之后是无聊。在这基础上周国平对无聊进一步解读,他说,叔本华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没有欲望的状态是一种恬淡,无聊是对欲望的欲望。

周国平的解释就像一副眼镜,没有戴上之前我看世界是模糊不清的,戴上之后看清了世界。我们之所以无聊,就是不知道该去追求什么,我们渴望着有一样东西能够来化解我们这种状态。

在此之前,无聊在我的眼中就是无聊,我也从来没有去反思过无聊。老师在一节课上说过这样的话,他说,鲁迅曾经有这样的目的,他想使看客无戏可看之后,开始无聊,进而开始自觉。鲁迅对中国人本质的透彻观察,直到今天还是无比的适用与犀利。

很早开始无聊,却不曾过自觉。细想之下,悲从中来,决定不写了。

文章:简孟龙
题图:Congerdesing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前一段时间和读研的朋友A联系,因为毕业以后在各自的城市生活加上刚工作需要时间适应,已经不知道对方近况如何。我们读书...
    ginanananana阅读 435评论 0 1
  • 今天是腊三十,过不了多久是自己27了,昨天无意中看见简书这个阅读器,我是抱着试试的态度,因为我看中某样东西不超过一...
    圆月亮阅读 232评论 0 2
  • 天天打游戏得到的是什么,是颓废,是懒惰,是身体精神的双重伤害。过度沉导致日夜颠倒,过于疲劳。天天打游戏是为了什么,...
    悠悠幻想阅读 286评论 1 1
  • 外祖父年轻时的梦想是当个猎人。他在追梦的途中只放过一枪,而且枪走了火。于是他的梦想和他的右眼珠子一起破灭了。 是的...
    王青牛阅读 543评论 8 12
  • 三月过半,离家已将近二十天。 在外超过半个月时,便会滋生焦躁的情绪,好久没有给媳妇做顿饭,好久没有喝到豆腐汤,好久...
    张永胜_永往直前阅读 286评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