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砖引玉分享一下我的阅读进化史。
启蒙
小学一年级我妈给我开了第一个家长会后,采纳了老师的建议——开始给我买书。第一本是彩图的《外国民间故事精选》,我还能回忆起其中一个故事叫《拉兹赢了地主一只耳朵》,度娘并重温了这个故事。小时候可读的书太少,以至于连我妈的《赤脚医生手册》也看,邻居家的《小学奥数》也看,后来同学的《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什么都借回来看看。
看书的好处马上就具象了。大概四年级时候有一个现场作文比赛,我看了下题目要求和以前看过的某个故事很靠的上,就凭证印象诌上去了。居然得了一等奖。后来把这个瞎猫碰死老鼠的事情跟同学讲,该同学回头便向班任打报告:老师,陆明获奖作文是抄的。老师回应大意:you can you up,no can no bb.
青少年时期
然后过渡到各种杂书小说世界名著之类,总之拿到什么看什么。那时我爸的中学课本还留着,翻出来连课后习题都看看,还有些小说诸如叶辛的《蹉跎岁月》、我太姥爷的《西游记》之类,《红楼梦》我爸是等到读中学才拿给我看的。高中时候我妈给买了一整套世界名著,包括《茶花女》、《基督山伯爵》等,满满一箱。随后的那个暑假我几乎都不想出门了。
一直到大学,我的世界里才有了无穷尽的书——图书馆。当一个广阔的书海向我展开时,我一头扎进去没方向的乱游起来。这个时期读书基本是作为消遣,看的基本是三毛、张爱玲、贾平凹、苏童之类作家的小说散文。到大四为生计故,看了些职业生涯规划、成功学类书。
工作后
毕业近9年了,城市换了三座,到哪里都会办张图书卡。阅读的习惯没有扔掉跟我把阅读当消遣有关。好的一面是,这个习惯不需刻意就能得以保持;不够好的是,阅读质量进步缓慢,起初没有阅读计划,看王小波就把所有王小波看了,或者到图书馆寻宝一样,抽一本书名好玩的来看看——《1984》就是这样抽来的,当然后来也把奥威尔的代表作都找来看了,再后来凭好奇心做主,好奇历史看历史、看明史好奇王阳明,于是又找他的传记和《传习录》,好像渐渐有靠上正路的趋向。到2014年,我开始记录阅读书目,这一年的数量是48部,其中若干觉得好看的还看了两遍。书目作者延伸到美国、英国、日本等,开始有人物传记、杂文等品类。2015数量为32,书的选择上又有扩展。2016起,我开始尝试闷声写书评,再看豆瓣书评比照——高下立判:立刻能找出有哪些没有留意的视角、未读到的层次。我把这项推而广之到影评、剧评,这个讨巧的方法好像请了多对一的老师,让我有脑洞大开之感。
到近段时间开始关注“新生大学”,意识到读“非虚构类书籍”的重要性。那些读起来不费力气的消遣书,多半也像平路散步一样,强度和路程都不够,所以走不远、也难上升高度。不做读书笔记也是阅读硬伤,这让看的许多书都穿肠而过,吸收的太少,时间久了书名作者名都会忘记,更不用说内容了和延伸的领悟了。
今天下载了李笑来老师的《七年》,感谢作者的无私分享。邮购的《把时间当做朋友》也即将收到了。这两本直接优先到待读书单前列,还有已经读了80%吕思勉的《中国通史》。
结语
总之,漫无目的的读书知识不成系统,空刷阅读量收效甚微。一注重阅读计划和择书,二要做读书笔记。套用大冰的话文艺收尾:“到死之前,我们都是需要发育的孩子,从未长大,也从未停止生长。”
简书首秀。挖鼻。欢迎指摘和好阅读提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