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访记

人生的必经之路,终于还是轮到我了。

过去两周,我大部分选择都是错的。不过这也算积累了经验,国足都可以总结,我也可以。

故事从2个月前说起,但铺垫,始于2022年的冬天。年底的世界杯,无数人发着高烧看完了决赛。我当时似乎已经中过招了,平稳度过后,似乎觉得没事了。

可是暗伤才刚刚开始,很快就发现运动时的状态不好,继而不想运动,继而第二次中招,然后彻底躺平,到25年初,体重重了20斤。

24年的时候,偶尔的跑步根本就是快走,跑一会儿心率上升,喘不过气。哪怕生活中偶尔也会感到胸闷,要大喘气才缓解。

2个月前,比我大一岁的同学在体检时查出血管堵塞,迅速放两个支架。 他的感受跟我差不多,总结为体力不济,运动初期就开始大喘。于是高敏感体质的我,似乎也感觉到自己的危险,决定去医院检查一下心脏。

故事可以从这里开始,标题就是——没做过多少正确决定。

稍微能开脱一下的,是真没怎么去过医院,上次去是去年夏天去儿研所,给朋友的孩子开药,很简单的操作。再上次,是2021年,当时脚别了一下,去医院拍片,轻微骨裂,上了绷带就回家了。再上次,可能要到15或者16年的时候,夜晚发烧难受,去急诊挂水了。

所有的经验,都在指向性非常明显的前提下,去医院做针对性处理即可。

而这次检查则不一样,我只是胸闷,可能是病理问题,也可能是肥胖引起的。要去医院挂什么科,做什么检查,都要在网上学习一遍,包括咨询同学。

首先知道了查心脏问题要去心内科,其次,网上告诉我,想查问题,要做ABCD。。。检测,根据指标才能看出问题。

接下来就是选医院,北京心内比较好的医院,协和阜外安贞基本上别想了,根本挂不上号,只有零星几个高达800,上千的特需专家号。

看到人民医院有号,赶紧先挂上。不远千里去了。不出意外,医生询问了情况,就开始开检查。一共三个心电图,心脏彩超,冠脉CT。心电图可以马上做,其他两个要预约。当时是16号,最早可以预约30号。缴费810元,自费0元。

【第一个抉择错误出现,那就是在不确定问题,以这种检查为主要手段的初期,在明确大概的检查内容后,尽量找离自己近,且能早点预约,早作检查的医院,没必要非要去专项强的医院。这个错误让我损失了】

所以我在17号挂了朝阳医院的号,果然,早上去看了医生,医生当场就开了心脏彩超和冠脉CT的检查,而且当天就可以做。于是11点做心脏彩超,下午2点做冠脉CT,做的过程都很顺利,开开心心回家等结果。缴费1400多元,自费1200多,似乎是达不到1800的起付点。

【这里,第二个抉择错误,就是没做完整的检查,可以要求再做个生化,我不确定医生为什么没给我开,理论上生化指标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医生没主动开,我可以请医生帮忙开的。这个错误会倒是】

第二天(18号),心脏彩超和CT结果都出来了,朋友帮我找了个心内的医生看了看结果,医生说还是需要验血,拿到生化指标才行。当时已经是下午了。只能隔天,也就是19号再去做检查。

【这里,第三个抉择错误,生化指标基本上找个普通三甲就可以做,结果可以互认。当时离我近的隆福医院,普仁医院,在19号都有大把的普通号可以挂,而我非要选朝阳医院,本部没号,还挂了常营院区的号,19号一大早折腾20公里跑过去。完全没必要】

19号查完血,很——我也不知道是走运还是不走运—的挂到了阜外24号的号。于是就整理好结果,24号去阜外。

这时候,第一个抉择,就是初诊在人民医院的问题暴露了,相当于在人民医院花的时间和钱,都白费了。

24号,阜外的医生看完各项结果,判断是高血脂,血管堵塞不严重,可以吃药也可以靠运动+饮食改善三个月后,复查生化,再做判断要不要吃药。另外针对我运动时很容易喘的问题,开了两个检查:心脏平板心电图和心肺功能测试。缴费400余元,自费120多。

【这里,第四个抉择错误,不过这是事后才总结的,就是这两个测试其实没必要做,它只是把已经的问题又暴露一遍,就是心脏供血差了,要好好改善血管情况。】

然后去人民医院,把那两个检查退费,结果退到医保基金500多,退到医保个人账户200多,这部分我还没弄明白,再探再报吧。

整体看下来,其实最顺利的方式是,早点挂朝阳医院的号,哪怕是常营院区也行,开四个检查,心电图,心脏彩超,冠脉CT,查血验生化。这样在一两天之内就能做完,然后择机挂阜外或者人民医院的号。拿着结果去看医生。医生也有可能再多开两个心脏功能的检查,但至少能给出目前胸闷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这样一共去三次医院,个人花费也不会很多,就能得到比较靠谱的医疗意见了。

哎,还是没经验,下次再说吧,希望下次距离我很远很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