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打卡2:《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图片来自网络


                                                             第五章 曾家奠基人曾玉屏

“在明代初年,普通农民家庭要培养出一个官员,要花的时间大致为四代半,平均是一百三十余年”。尽管今日的中国,阶层之间依然有难以跨越的鸿沟,但比起曾国藩的那个时代,已好太多。

曾氏家族是一个靠几代人连续奋斗而获得名望的典型正面代表。曾国藩的爷爷曾玉屏,本是个游手好闲之人,不知哪日,被别人当成反面教材教育孩子,就像今天很多家长,也会指着扫马路的、捡垃圾的人说:“如果你不好好上学,就会像他们这样。”曾玉屏却是刚烈之人,因为这一句话变了性情,从此后日出晚归,忙于耕作。

正因为曾玉屏的辛苦劳作,才可以为自己的孩子换来了专心读书的机会。中国式的农民都是累苦了,穷怕了,便想着砸锅卖铁也要供自己的孩子读书,靠知识改变命运。曾玉屏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他一心培养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考取名禄,无奈曾麟书的资质不足,直到42岁才考上一个秀才。

曾玉屏看儿子进一步深造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了,便把希望寄托在了孙子曾国藩身上。曾国藩虽天资聪明,但明代的科举的录取率,秀才是1%,进士是小于万分之一。曾国藩谨遵祖父的教导,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终于考取了进士。可以说,是曾玉屏的辛苦努力创造的基础,以及他对后代的教育意识,才有了后来的曾氏家族,曾玉屏是曾家当之无愧的奠基人。

曾国藩对他的这个祖父敬佩有加,自然也遗传了祖父的一些脾气秉性,两人都有着倔强的性格,曾玉屏全力支持子孙考取功名的深谋远虑,曾国藩尤其钦佩。

曾玉屏不仅是曾家家业的奠基人,更是家风奠基人。曾国藩生活中处处以祖父为榜样,一生早起,即使公务繁忙,还是开辟一些空地从事一些农耕。不迷信、不盲从,相信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第六章 韧性过人的父亲曾麟书

过于严酷的家长,培养出的孩子性格多为懦弱。曾玉屏经常大声训斥曾麟书,想必也是恨铁不成钢吧!但曾麟书一样有韧性,从没放弃,即便屡考不中,他依然坚持了考了17次科举。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楷模,在曾玉屏卧病在床期间,曾麟书百天如一日的悉心照顾,让曾国藩都看在了眼里。家业未必能代代相传,但家风的力量对一个家族而言甚是关键。

一次,曾国藩进京赶考,回来时看到一部《二十三史》,甚是喜欢,但需百两银子,只能典当衣物做路费。曾国藩虽有魄力,但心里还是忐忑,生怕父亲怪罪,没想到,父亲非但没有怪罪,还鼓励他认真研读。

                                                                           读后感

男人和女人结合,衍生出后代,若只是如此,真是没有了繁衍生息、生生不息的意义。每个家庭的组成,都应当负有将家族良好延续下去的使命。为后代奠定基业,树立典范,才不至于让他们在快速变化的时代中迷失自我。若一个民族应有的信仰追求、文明准则、价值尺度,一个家族也应当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本书讲述了曾国藩跌宕起伏的一生,还揭露了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遭遇过的五次重大挫折;与左宗棠的纠结和情谊;收入与支...
    浪里行舟阅读 9,665评论 0 53
  • 本文关键词:曾国藩、家族、责任 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阴谋论者经常会提起一个话题——罗斯柴尔德家族控制了世界的财...
    削寒阅读 5,090评论 2 9
  • 自从有了孩子,随着娃的成长,教育问题就自然而然的来到我面前,首先是幼儿园小班家长群里不断的有妈妈分享各个课外班的教...
    育教于理阅读 1,781评论 1 2
  • 1.写一个函数trim(str),去除字符串两边的空白字符 2.使用实现 addClass(el,cls)hasC...
    GarenWang阅读 2,890评论 0 0
  • 和蒲,英文谐音为HOPE,是希望与信心的意思,“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一个和字荏苒千年,表达了孔子的人文理念,...
    蘇格拉菲阅读 3,989评论 0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