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是这样的,11月份,老师在班级群发了一则通知,说是有个《名校面对面》的节目召集二年级的小朋友,活动免费希望同学们踊跃报名参加。
活动注明需要面试,且喜欢舞台经验和有舞台剧的小朋友优先录用。
本着是学校发出来的活动且是免费的,外加我家老二喜欢表演和舞台,所以我们毫不犹豫的就填了报名表。
一个礼拜后,我们收到一个电话,说让我们去参加面试,小朋友要有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和才艺表演。不服输的老二让我打印了一篇百字的自我介绍,说要脱稿介绍自己,还要换上服装表演自己比较擅长的舞蹈《小木马》,我自己也不敢懈怠,陪着孩子一遍遍的联系自我介绍。 此中过程不赘述了,懂的自懂。
面试的地方在海淀,到了之后 填表,排队等待,一切都很正规,严肃。面试的房间里有两个老师,还有一个录像机。我家老二整个过程都表现的很淡定。自我介绍时间+才艺展示差不多有5分钟。出来之后孩子脸上丝毫看出什么紧张。反倒是我对孩子问东问西,老师问您的啥问题啊, 您是如何作答的啊?等等。通过孩子的表现。我觉得问题不大,应该能行。
老师让我们先回去,2-3礼拜后等通知。
我们自然是希望能等到通知,毕竟我们的孩子表现的那么流畅。果真2个礼拜后,我等到了那个电话。电话说一面我家孩子表现很棒,反应能力,舞台表现能力,镜头感都很好。老师一顿夸, 让我们再去二面。
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一家人陪着老二不辞辛苦又去了二面,这次换了一个房间,还是有两个老师进行面试。这次面试主要考试孩子的应变能力表演能力。待面试完,一个工作人员把我带到一个等候室说让我们等一下。
5分钟后,工作人员说节目制片人要见孩子和家长,带我们去她办公室。我心想孩子应该是面试成功了。
进了办公室,那个所谓的制片人让孩子做她对面,我们家长做后面的沙发上。简短问了一下孩子的基本情况,说之前的那个《名校面对面》节目取缔了,现在有另外一个节目是一个舞台剧,所有的工作人员包括导演什么的都是一批人,排练结束后要在中央教育广播电视台上映。通过这两次面试感觉我们家孩子适合这个话剧的其中一个主演角色,一共需要10个主演。中间要培训,还要彩排,会请北京电影学院的老师来给孩子们指导上课。她问孩子您愿意过来排练吗?孩子当然乐意,说愿意。 问家长支持你吗?我说孩子只要乐意,我们做家长的肯定支持。最后制片人说整个过程需要3万元的费用。听到费用之后,我和老公都楞了一下。脑海里闪现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我们被套路了。制片人这个时候用出了饥饿营销的策略,说是机会难得,你们要觉得合适的话,愿意给孩子机会锻炼的话, 今天就得作出决定,毕竟名额有限。我家孩子一头热,恨不得马上让我们交钱报名。我老公也说不出什么一二三来。还是我机智,说老师我们没有办法一下子答复您,毕竟叁万元对我们来说不是个小数目。我们先出去一下商量商量,几分钟后给您答复。在外边我和老公嘀咕了一下,觉得不是很靠谱,所以我进去很委婉的告诉老师我们不参加这个活动了。
拒绝老师之后,可把我们孩子给整生气了。她埋怨我们就是因为我们钱包问题,她才没有报名参加那个舞台剧,斩断了她的舞台梦。孩子还小,我们办法给她讲明白其中的门道。但是我相信今天的决定对我们家庭来说是对的。
事后我反思了整个过程,这哪是什么节目啊,明明就是一个挣孩子钱的商业项目。
整个环节,节奏都恰到好处,严丝合缝,没有任何破绽,一环接着一环,坐收渔利。真真切切为我和老公上了一堂免费的营销课。
1是先是打着免费的旗号以学校的名义召集客源,这波操作能网到一大批鱼
2.面试环节正规,合理,先是一面,没有马上二面,2个礼拜后才通知的二面。鱼一定要慢慢收网 切勿过急,
3.对孩子猛夸,孩子开心,家长开心,二面之后真觉得自己孩子有有表演的天赋,是走才艺路线的人才,自然而然会为了孩子掏腰包。
他们织了好大一张网,基本不花任何费用,就等着这帮有舞台梦想,有演艺梦想的家长和孩子入网。我们家虽然被他们网来了,但是我们家不是她们的菜,因为以我们家的条件还不足以花这么多的费用来支撑孩子参加这样的活动,起码以我和老公的认知来讲感觉不值得。北京不乏有钱人,这些机构猎取的就是这样的家庭。
也许果真如孩子说的,就是我们钱包的问题,才不让她参加那个舞台剧,人家机构就是培养演艺人才的圣地。。。。。。 你们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