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3

                                                                        家长如何把握爱与规矩的平衡

      很多家长认为,过于溺爱孩子容易养成孩子的娇气、任性与自私,而过于严格要求又怕妨碍孩子的个性发展与兴趣的培养。家长该如何把握两者的平衡呢?

       爱与规矩其实有着同样的作用,爱与规矩相结合的教育,才能把孩子教育成适应社会、有自信、有安全感的人。《指南》中提出:“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平等的家庭和集体生活氛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发展自信和自尊,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文化的熏陶中学会遵守规则,形成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些内容反映了对家庭、幼儿园、社会在培养幼儿社会性发展方面的具体要求。作为家长应将关爱与规则结合在一起,爱之有度、规则有形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首先家长要“立规矩”

      “立规矩”就是要在家庭树立一套准则,让孩子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不能做,家长要带头遵守这些准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在尊重孩子独立人格的基础上有效引导孩子,培养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当孩子能够独立按规则来做时,家长要适度撤出、减少控制,要充分发展孩子的自主性,成为孩子的朋友,共同建立规矩,共同遵守规矩。

      家长要在爱与规矩中寻找平衡点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容易表现为权威式和专制型,还有的家长表现为忽视型或放任型。前两者属于过于严格、高度控制的教养方式。这样教育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容易缺乏自信、畏首畏尾。后两者属于散养、任由发展的教养方式,这样教育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很少替别人着想、缺乏责任感、藐视权威。最好的教育方式应该为民主规矩型,即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又要求孩子遵守规矩,及时向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和限制,并要求遵守。对孩子的良好的行为要给予鼓励和支持。对不良行为要制止并表示出自己的态度,这一点非常重要,而且时间节点要把握好。对孩子表现出的热忱和爱心,家长要及时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尊重孩子的意见和观点并与孩子共同讨论问题。这种情感上接受和温暖的教育方式,可以使孩子心情愉快,善于形成自我控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家长需要了解自身在儿童教养方面的特点,在爱与规矩中寻找爱的平衡点,真正规矩是体现爱的规矩,真正的爱是体现规矩的爱。

       让我们在爱与规矩中找到平衡点,并运用智慧、行为具体的实施,把孩子培养成自信大方、乐观好学、适应社会、身心健康的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转身即漫漫霜华 第一章 “同志,我要申请强制离婚。” 顾司爵将一叠材料推到柜台前,声音平静得像一潭死水。 工作人员...
    熊熊不熊1阅读 30评论 0 0
  • 铆足劲头“学查改”擦亮作风建设“金色名片” 当前,全党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这既是对党的...
    愿做有心人阅读 17评论 0 0
  • 别让过敏偷走呼吸!过敏性鼻炎——成人和儿童的共性和差异。 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在成人和儿童中既有共性,也有差异。以下是...
    糖尿病降糖指导戚老师阅读 19评论 0 0
  • 以八项规定为尺 丈量作风建设的实践之路 中央八项规定,宛如一把精准的标尺,自出台之日起,便为作风建设校准方向、划...
    邹宁阅读 13评论 0 0
  • 经常会有很多家长问: “为什么我的孩子以前都挺乖的,现在突然之间不听话了?” “为什么我的孩子突然之间厌学了?” ...
    黑雨赋能阅读 3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