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爱学习,英语,文学,孩子的奥数题,我都喜欢研究。连前一段时间帮姐姐做账的时候,我还学习会计的知识。最近我在学习对外汉语的教程。
昨天讲到了心理学中学习理论的两大流派。今天通过搜资料,我才搞明白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习理论,以及他的实验 饿猫的迷箱实验,。斯金纳的操作学习理论是在白鼠压杠杆实验中总结的。
二、认知学习理论 完形-顿悟说是德国的格式塔心理学派所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代表人物是魏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其中,主要工作是由苛勒完成的。在苛勒的实验中,主要包括箱子实验和棒子实验两个系列。
1
实验结论
1、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
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学习是个体利用自身的智慧与理解力对情境以及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而不是动作的积累或盲目的尝试。顿悟虽然常常出现在若干尝试与错误的学习之后,但不是桑代克所说的那种盲目的、胡乱的冲撞,而是在作出外显反应之前,在头脑中要进行一番类似于“验证假说”的思索。
建立和验证“假说”必须依赖以往的有关经验。因此,学习包括知觉经验中旧有结构的逐步改组和新的结构的豁然形成,顿悟是以对整个问题情境的突然领悟为前提的。
2、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
完形是一种心理结构,是在机能上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整体结构,是对事物关系的认知。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学习过程中问题的解决,都是由于对情境中事物关系的理解而构成一种“完形”来实现的。
这种“完形”倾向具有一种组织功能,能填补缺口或缺陷,使有机体不断发生组织和再组织,不断出现一个又一个“完形”。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构建“完形”的过程。
3、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不是直接的,而需要以意识为中介
由刺激直接引起的反应,乃是一种心理的或知觉方面的过程,动作直接接受知觉及其组织作用的支配。它既不是由刺激直接引起的,也不是由预定的联结所决定的。
可见,格式塔心理学家对于刺激与反应或环境与行为之间的关系理解为间接的,以意识为中介,即S-O-R,这是完形-顿悟说与联结主义的根本分歧所在。
由此,我也顿悟了,为什么国外容易诞生科学家呢?我想这归结为他们的实验精神和实验能力。有想法,用实验来验证想法,从而确定自己的理论,这也是我们中国严重缺乏的实验精神。
可是,我又发现,他们几位用来实验的动物不一样,发现也不一样,小白鼠和白猫会通过在反复的尝试和操作中学习,其实这中间也有顿悟呀,没有顿悟,白鼠就不会继续压杠杆,而柯勒的实验动物是大猩猩,要知道,大猩猩是仅次于人类聪明的,所以他才会把一个箱子落到另一个箱子上,把一根棍子接到另一个棍子上,而白鼠和饿猫就算是再顿悟,他们也做不到这么复杂的动作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