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青岛农业大学“锌”火相传小小化学家赴菏泽东明实践服务团的志愿者们带着精心准备的课程走进课堂,用生动有趣的形式为孩子们开启了充实的一天。在这一天里,两堂特色课程相继展开——既有让好奇心“发光”的趣味实验,也有守护成长的安全主题教育,让孩子们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更感受到探索的快乐与安全的重要。
校园守安:拒绝霸凌护成长之路
在“拒绝校园霸凌”主题教育课上,实践团队成员王玮烨以生动案例开篇,向孩子们清晰阐释了校园霸凌的定义——即同学间欺负弱小、言语羞辱、敲诈勒索甚至殴打的行为,还介绍了其单人、少数人及多人实施暴力的分类,以及多发生在校园内或周边僻静处的特点,他还分享了“小杰成为班级‘小霸王’”的案例,引发大家对身边霸凌现象的思考与交流。针对如何应对霸凌,王玮烨给出具体建议:受到欺凌时要勇敢说“不”,避免表现出害怕,及时向老师、家长或警察求助;看到他人被欺负时,不能做冷漠旁观者,要主动报告老师。此外,他还通过“小明宽容化解争执”的故事,引导孩子们学会平等善待他人,在关心、帮助与宽容中收获真正的友谊与快乐。
实验寻妙:彩色喷泉藏化学原理
在化学实验课上,实践团队成员田蕊平带领孩子们走进“彩色喷泉小实验”的奇妙世界。课堂上,田蕊平详细介绍了实验所需的小苏打、白醋、食用色素和洗洁精等材料的特性与作用,比如小苏打溶于水呈弱碱性,能与白醋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洗洁精可增强泡沫效果等,随后,她一步步示范实验步骤:选择透明容器作为喷泉装置,依次加入洗洁精、小苏打溶液,再缓慢倒入白醋溶液,同时引导孩子们观察喷泉的高度、颜色和持续时间。当色彩斑斓的“喷泉”在容器中喷涌而出时,孩子们脸上洋溢着惊喜的笑容,她还耐心讲解了实验背后的酸碱反应原理,鼓励大家调整材料比例尝试不同效果,在动手实践中培养科学素养。
讲解结束后,孩子们立刻投入到动手实践中,大家分组合作,有的仔细往容器里加洗洁精,有的商量着小苏打和白醋的比例,还有的认真滴入喜欢的食用色素,实践团队成员在旁细心指导,提醒大家缓慢倒醋、观察变化。当自己调制的溶液中冒出泡沫,最终涌出彩色“喷泉”时,教室里满是欢呼“我的红色喷泉好漂亮!”“你看我的喷得好高!”,孩子们举着实验成果互相分享,在亲手操作中感受着科学实验的奇妙。
青岛农业大学“锌”火相传小小化学家赴菏泽东明实践服务团的志愿者们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课程,让孩子们在趣味中探索科学奥秘,在教育中树立正确价值观,为他们的成长之路增添更多温暖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