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能迅速找出事物的异同点?

孩子很多时候能够清晰的记得周围的一切事物,但当他们要找出事物之间的不同点和相同点时候,就支支吾吾呢?

这是因为孩子们只使用记忆的优势,却没有思考的习惯。

那怎么培养孩子们从小思考的习惯呢?

佚名说过:“在比较中认识一切。”这句格言,一针见血的说明了比较在认识中的作用。比较既是一种研究方法,又是认知的一种策略。

在沈红亮老师的《八大逻辑图》中,双气泡图就是一个可视化地进行比较的思维工具,它可以帮孩子找到两个事物的异同点,从而进行比较;还能让孩子通过对比分析,对两个相似的事物进行深入了解。

具体是怎么做呢?

首先,在纸上水平线上画两个园,分别写上两主题;接着,两园之间画小圆,小圆里面写相同;最后,两园外侧画小圆,一一对应写不同。

需要注意的是:要先写相同点后写不同点,这符合求同存异的理念;在写不同点的时候,需要一一对应,而而且是同一角度的。

最后就是如何评判孩子画的双气泡图是否画的对

数量:对比点要3个以上

质量:对比点要多角度、对比点要精练、准确;不同点需要同一角度并对应,避免“是”与“不是”之类的表述;对比后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形式:图示绘制正确,美观,适当修饰;均匀分布,不编号、不画线、不成排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