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份笔记📝

1.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

2.纵观人类文明史,世界强国无一不是把教育视为对未来的“战略投资”和持久繁荣的根基。我们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牢记“国之大者”,准确把握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定位,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

3.要增强教育强国建设的历史自信,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加快实现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跨越,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4.深入开展青少年读书行动,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5.发挥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推动高校在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上先行先试,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优化结构布局上先行先试,在不同“赛道”上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6.营造尊师重教社会风尚,构建全方位的教师发展保障体系,引导广大教师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

7.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8.增加高质量数字文化供给,需要秉持“内容为王”理念,加强数字文化内容建设,进一步丰富优质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要紧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运用数字技术对文化产业进行全链条、全环节、全流程改造升级,让优秀文化资源借助数字技术“活起来”“动起来”。

9.强化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通过生产协作、开放平台、共享资源等方式,带动产业链上下游文化企业协同发展。此外,还须扶持一批中小微数字文化企业,让其在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等细分领域塑造比较优势。

10.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的前提在于文化传承。“知所从来”,方有根基。自人类诞生以来,“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就成为困扰无数哲人的问题。

1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打上了独有的精神烙印,滋养了一代代中国人民,从根本上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气质、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形成了集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为一体的中华文明,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12.“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站在新时代新起点上,推动文化繁荣必须追本溯源,传承和守护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3.传承好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守护好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掘历史智慧、汲取政治智慧,不断增进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开辟美好未来,是新时代推动文化繁荣的题中之义。

14.“传承”与“发展”犹如文化繁荣的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两者相互支撑、缺一不可。有传承而无发展,一成不变、墨守成规的文化必然滞后于人民和时代的需求,湮没于历史的长河;有发展而无传承,缺乏支撑的文化势必掏空根基,成为经不起时代检验的空中楼阁。只有妥善处理好“传承”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在发展中实现传承,做到守正而不守旧、尊古而不复古,如此才能真正建成文化强国,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