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喜欢对号入座,可是我们无法确定我们坐的是不是正确的位置。
第一个故事
最近,我的考研目标院校开始了夏令营招生。其中有一条要求:非985、211高校学生专业排名居前5%,且无不合格成绩,有一定研究成果的学生可适当放宽条件。
我自然是属于规定中提到的非985、211高校的学生。因为参加研究生夏令营有机会得到推免,于是,我尝试把目标院校的要求拿给考研指导老师看,询问是否有希望。
老师摇摇头说,你要是以前有发表过相关的论文或有科研成果就好了。
我当时就笑了,自嘲道:“出身于一个即使在非985、211院校中,排名都在下游的院校,怎么可能有机会发表论文和做科研?”
“唉,你这是自己为自己设限了!”旁边的另一位老师听了我的回答,和我的考研指导老师异口同声的说。
于是,两个老师纷纷鼓励我写一写论文拿去发表。
昨天,在充分的收集资料以及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论文的框架和基本内容的填充已经基本完成。接下来,就是进行过详细的修改校正以后,选择合适的杂志,并且投稿。
连我自己都不相信,曾经在我眼里,一件只有在学习的山峰之巅的人才能做到的事,我现在就快要完成它。
第二个故事
有一个朋友,高中时标准的理科女,湖北大学的艺术类专业的学生。
在上大学的两年多,过去的英语基础被时间无情的碾压到飞机场的水平,以及政治,作为一名理科生,自然也不必说。
到了大三决定性的时刻,决定要考研。
可惜时间有点迟,十二月月底考试,开始准备时已经要七月份了。
几次问到她备考的情况时,总是会提到一句话:反正我早就做好准备再来一年了。
可是她的认真程度我却真正的见识到了。临近考试前两个月,听说她给自己立了一条规矩:如果有偷懒,就罚自己一天不准碰手机。
最可怕的是,她真的做到了这一条。即使是其中有几天因为感冒,耽误了两天的时间,两天没碰手机。
考完后,听周围的人说那年的政治题非常离奇。
所以,第一时间联系她,问她考完的感觉。
果然不出意料,她说:“政治一团糟,考题和背的内容偏差太大了。我要好好玩,玩几天以后要开始重新复习了。”
成绩出来那天的晚上,她兴冲冲的给我发一堆消息问我在不在。
意外的结果,她顺利的通过了国家线,并有机会参加报考院校的复试。
后来,一切都很顺利。她终于不用二战,直接上了研究生。
第三个故事
另一个朋友,与前一个朋友不一样,外向型的文科女,专升本之后,就读于某一本院校。
故事情节有点类似于上一个朋友。
她曾在报志愿时,犹豫于是否要选择现在就读的院校。
因为,这个选择的风险很大。在她当时就读的专科学校,没有几个人在专升本考试中考上过这个院校。
而她,在决定考本科之前,也是厌恶学习的学渣之一。而且,专升本考试没有二战的机会。也就是说,如果她这次考试成绩未能达到所报志愿学校的分数线,她以后几乎再没有机会获得本科学历了。报志愿的那几天,我一直在开导她,鼓励她多下功夫,并去尝试挑战这个学校。
最终,她决定豁出去,选择在悬崖口来一次“生存或者灭亡”的挑战。
那年七月份,成绩出来的时候,她不仅考上了这所学校,而且排名第一。
那之后的一段时间,她成了她们学校的骄傲以及她所在培训班的招牌,之后还被各个专业不断的邀请去为学弟学妹传授经验。
文末:
当然,上面的每一个故事,都是每个人付出努力得到的结果。
很多时候,我们中的很多人常常因为自己身处的环境,为自己设定了一个位置。
但这个位置合不合理,没人知道。而我们,也总是以为,这就是适合我们的位置。
于是,就像西游记中孙悟空把唐僧放在一个金箍棒画的圈中,我们也一直把自己放在这样的一个圈中,并总以为这是最安全、最合适的地方。
那不妨跳出这个圈?
尝试去看看圈外的世界,尝试做一些你曾经不敢想、不敢做的事情。
我相信,你会看到:
外面的玫瑰虽然有刺,但是很美。
外面的世界虽然危险重重,但有没见过的风景。
注:
自我设限:
“自我设限”就是在自己的心里面默认了一个“高度”,这个“心理高度”常常暗示自己:这么多困难,我不可能做到的,也无法做到,成功机会几乎是零。想成功那是不可能的!“心理高度”是人无法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它是一块巨石、顽石,在人生及事业成长道路上,阻碍着人们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