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中,这句话是卢梭说的。卢梭的哲学思想是崇尚自然,生来就是自由的,但又不是完全自由的,即使在自然状态下生活都会有限制,何况我们还生活在一个人与人打交道的契约社会中,这些都是让我们不得自由的枷锁。
那什么是自由呢?
当然如果要解释什么是自由,恐怕不是一篇小小的文章就能说得完的。所以今天要说的自由是孔子的自由。
孔子的自由是什么呢?
在论语中已经说过了,而且还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三十而立”不过大部分人应该都是只记住了这句话,用来鞭策自己和教育别人,但是今天要说的是这句话的后半段。看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孔子说:“我15岁立志学习,三十岁能有所成,四十岁能不被外物迷惑,五十岁能知道哪些是不可为的不做,六十岁什么话都能听了,七十岁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是已经不会超出规矩了。”
孔子七十岁了说的想干什么就什么,是不是我们一般人认为的自由呢?
今天在朋友圈看到一条关于自由是什么的言论,自由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想这大概就是普通的对于自由的定义。
那么孔子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自由,和我们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自由是一样的意思吗?
答案很明显是不一样的。因为孔子的自由是不逾矩的,而我们的自由是不设边界的自由,没有规矩的自由。
很多人也许会说,有边界的自由就不是自由了,自由就是没有边界的。
从文字含义来看,自由确实是不设限的,没有边界的。那么就来看看哪一种自由是真的自由吧!
没有边界的自由
那么你想一下,你是不是天生就会受到你的躯体的限制,有些事你就是做不了,比如饱了就吃不下更多的美食,你就没有美食的自由。
其他人也跟你一样自由那么他想打你囚禁你的时候,你没有他强壮你就是打不过他,那么你就失去了你的自由。
你在路上想自由地开车,别人也自由地开车,那么车祸就会经常发生,那么你的开车自由就没有了。
等等各种自由的情况,只要你能想到的自己想要的自由,一旦没有边界,就会跟别人的自由起冲突,那么弱小的一方就会失去自由。你能保证自己永远是强壮的一方吗?
有边界的自由
有边界的自由就是你能在吃饱了之后就停下来不吃了,你可以回味吃过的食物的美味。你可以自由地走在路上不用担心有个人突然过来把你关起来。你可以按照交通规则自由地开车,不会发生车祸。等等情况,这种自由反而会更自由了。
由此可以看出,有边界的自由是真的自由,边界的存在是保护自由的。而没有边界的自由反而会使自由难以发生和持续。
回到开头卢梭的话,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中。这副枷锁,无论是自然的枷锁还是契约社会的枷锁都是在保护我们的自由的。只是因为枷锁的意思一听就是关住自由的,所以很排斥而已。
最后希望大家都可以慢慢地做到孔子晚年才能做到的自由,从心所欲而不逾矩。